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弱势群体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心和讨论多起来了。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在城市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的人。当前,我国城市中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一种分类是按经济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个人(包括家庭)的原因划分。另一种分类是按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阶段性原因和市场经济中经常起作用的原因加以划分。而且,各类原因又可细分为若干更小类的原因。各种分类之间还会交叉。先谈第一种分类。经济的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失业。失业的原因有多种,它本身就有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2.
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在日前举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合论坛”上指出,有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才有希望。 中共十六大之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文化?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这个解释,依笔者看有缺陷。第一,其界定既过宽,又过窄。把物质的东西都纳入其中是过宽,“特指精神财富”又过窄。第二,把文化赋予褒义,即只有“财富”才是文化。其实文化也有不构成“财富”的东西,如迷信。笔者的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切精神的东西和凝结于物质的东西之中的精神的东西。例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学校教育、文学艺术、处世态度、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饮食爱好、科学技术等等都构成文化的内涵。笔者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是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制定的。我觉得,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它和贯彻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应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道路和发展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涵义来理解。作者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着重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以及到本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江苏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就,值得总结.现在我想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90年代就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 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现 在,这种地区发展战略已经到了必须由前一步向后一步 转变而且能够转变的时候了。因此,党中央做出“西部 大开发的决策”,是既正确而又重要的决策。为何“着眼西部”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大体形成了东部、中 部、西部三个地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并不是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者都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同政治家、科学家等等一样,有其特殊的基本的素质。当代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他把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沿海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其中家庭经济,特别是家庭工业起了巨大的作用。投资少易于兴办,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技术水平不高、熟练层次低的劳动者易于进入,适应市场的变化快,兴办者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产权明晰,财产约束很硬,与兴办者的利益联系密切等等,都是家庭工业特有的优势。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家庭工业仍会存在。但家庭工业也有天生的缺陷,例如,规模过小,缺少规模效益,新技术的运用受到很大限制,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产品质量层次低且缺乏保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等等。  相似文献   
10.
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根本无法结合,否则就会出“交通事故” 这里讲的计划体制自然是指指令性的计划体制,这样的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作为两种根本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不能兼容的。过去我们总想设计一种体制,能够把指令性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式,如“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