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正义是当代中国诸领域之最高的德性价值新话语。当代中国社会正义观的建构,必须先行明确使"正义"作为一个问题——非正义性现实的症结、难点、实质所在。从根本上讲,中国社会的正义难题,在于没有形成一种有完善而有力的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以此来应对、规约日益膨胀的私欲对于社会公共财富的侵占和不断的"合法化"要求。在现代政治哲学视域内,我们需要探寻一种由准"富裕社会"到"美好社会"的价值通道,以此化解"财富"与"正义信仰"之间的严重的冲突,从而切实回归公共价值实现的真实目标——中国民众之普遍而真实的福祉。从制度安排上讲,则要立足现代政府之实施正义能力形成的角度,从"权力政治"形态走向"权利政治",体现现代人本政治的公共性旨趣;从社会治理理念上讲,是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共同富裕"、"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等理念,紧紧抓住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根本性症结——财富分配问题,做出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智识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探索实践,是世界文明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努力在于对引领人类未来前进方向的新型文明价值观形态、对于新质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的严肃思考和实践探索。作为对"西方文明"主宰下现代化发展逻辑的历史性反思与实践性超越,中国为全球共享的文明新体系、发展新形态贡献"中国道路"与"核心价值观"的智慧;着眼中西文化选择之间激烈交锋、冲突以及复杂博弈的非确定性情境,面向未来,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还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五大理念",其所承载和彰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新文明理念的愿景预期、合理形态的制度价值实践、新文明人格类型的确立与塑造,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前景和命运的一种高瞻远瞩的理性筹划、审慎设计和有效践履。  相似文献   
3.
王启明  袁祖社 《求索》2013,(9):212-214
本文从灌输性范式和主体性范式的内涵入手,审视和反思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灌输性价值观教育和主体性价值观教育的正负面价值,剖析了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意蕴.提出了利用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主张,并从价值观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思维四个方面探讨了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范式的实践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4.
袁祖社 《求实》2004,(2):31-34
意义论哲学认为 ,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超越现实 ,创造生存的终极意义 ,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总体性阐释。意义世界 ,是由价值评价而形成的。正是意义世界的构成 ,体现和展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力、过程和结果 ,使人真正成为有思想、有精神生活、有“意义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制度人学价值论批判与反思维度不断凸显的意义上,人文,首先可视之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同时,它更是一种融法律、道德、宗教等基本诉求在内的普遍化的制度精神信念.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则是人文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是人文思想的制度化.在一个抽象伦理教化有余、制度化建构努力严重不足的国度,该民族之人文理性素质和人文精神传统、人文价值信念的确立,实质上是一场艰难而伟大的持续性的制度化实践过程.现代和谐有序的公民社会,不仅需要合理的人文化了的"公共性生存"的理念旨趣,而且需要以"治理"和"善治"为特征的实现此种理念的制度保证--一系列相互制约的优良制度安排的主体性博弈.作为当代人文精神建设之关键和深层内核的人文理性,其内容的现实展开以及多重价值规约功能的现实发挥,离不开有效的制度精神的支撑和新话语表达方式的实践创制的彰显.  相似文献   
6.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7.
袁祖社 《思想战线》2008,34(3):35-40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执政者全力推崇并努力践行的养民、安民、惠民之道的根本,是社会制度新价值理念设计的支点和政策规制层面实践性追求的核心目标.学理层面上,"以人为本"所关注的,是社会之为秩序性共同体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的根本,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性理解的实质所在.在现代"公民文化"的理论视野中,"人本文化"遵循的是具实质性意义的"公共性价值"的逻辑,落实到制度运作的内在机制与功能性目标,就是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其关键,是创造多重可能性前提和条件,以"公共性德性人格境界"的养育和全民践履,从根本上超越"物本文化"的资本及其物役关系逻辑.  相似文献   
8.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社会中,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让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来临,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视域化解生态问题成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合理性主题,而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则彰显了具有时代高度的社会公共性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逻辑所映照的是一个多元差异共生之文化优位的证成与自觉培育,鲜明地凸显了人成为人的意义上的优雅、安全、健康之心灵生态的创制轨迹。  相似文献   
10.
启蒙以来人类精神生活之至关重要的主题性之思,无一例外是围绕着“发展与生活”的关系得以展开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理论的成果表明,一方面,由于深刻的“制度性因素”的嵌入,发展绝对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过程)。制度蕴含着传统、理论、文化、价值以及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于其中,构成并实际规定着特定发展实践的边界、特质、模式和方向。脱离制度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抽象。另一方面,不同制度下的发展实践,客观上不断造就并实际带来对于生活本质、生活意义的差异化的主体性理解、选择与体验。就规范理性而言,不同的生活价值观无疑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处在新一轮文明转型与变迁时代的人类的制度变革与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具有时代性高度的前瞻性典型示范引领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