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海瑞在福建南平县当县教育局局长,同时还兼任着本县公立学校的校长.这是海瑞的第一份官职.这位从海南岛的荒蛮之地走出来的小官僚,科举之路屡屡受挫,几十年凿壁穷经,一直没考上大学(进士),只挣回个高中文凭(举人),此时早已年过40.这很可能意味着:他永远也不会拥有自己的舞台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戴笠所领导之“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抗战期间长期从事对日情报工作,收获甚丰。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军统局共收集对日军事情报达1021863件。根据这些情报,在诸多战事(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开始前,戴笠及军统局对日军动向均作出过相当精准的评估。这些情报亦惠及美军。譬如,美在琉球海空歼灭战中一举击溃日本海军,即得益于军统局事先提供了日军在台、澎、琉球地区的精确战机数目,使美军能预先针对性集结优势力量。  相似文献   
3.
谌旭彬 《各界》2010,(8):64-68
刘邦以一种典型的游侠方式建立了汉帝国。这种建国方式,直接决定了汉帝国不得不在权力分配上实行“三权分立”,以皇帝为代表的汉朝宫廷,以刘氏诸侯王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以及由军功人士所把持的汉朝朝廷,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5.
将鲁迅拍成电影,是文革前17年鲁迅形象塑造工程的重中之重。在塑造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鲁迅形象这个任务面前,与媒体报道和学校教育相比,文艺宣传,尤其是电影,显然更具直接感染力,自然也就更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谌旭彬 《各界》2011,(3):59-64
绍兴十一年年末,岳飞在临安府的大理寺监狱里面被拉肋而死。从此,中国知名的亭台楼阁中,又多了一个风波亭。  相似文献   
7.
谌旭彬 《各界》2011,(4):60-64
建炎四年,当秦桧逃离金国,突然出现在绍兴街头时,曾一度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那个萧瑟的冬天,人们把他和苏武相提并论,认为正是秦桧才让寂寥仓皇的绍兴有了少许的温度。很快,高宗就高调宣布了对他的接纳。他一跃成为礼部尚书,护送他回国的王安道、冯由义也都得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甚至连船夫孙静也摇身一变,成了承信郎。  相似文献   
8.
勃列日涅夫则不同.他表示特殊尊敬的方式是使劲地亲吻你的嘴唇。作为一个被西方认为“才能平庸”、“在各个方面都很弱的人”,勃列日涅夫在他担任苏共总书记的十余年中。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或许莫过于“勃列目涅夫之吻”。,  相似文献   
9.
谌旭彬 《各界》2011,(11):45-48
1624年六月,副左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24项大罪,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为平息风波,朱由校谕令正抱病在家、请求退休的叶向高返回内阁供职。然而,叶向高不但没有完成这场调停,反而被二者合力推离出了1624年的大舞台。那么,一向擅长调和的叶向高为何失手了,他又面临着怎样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谌旭彬 《各界》2011,(10):49-52
1624年明帝凼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东林党领袖杨涟上疏弹劾大太监魏忠贤24项大罪。许多年以后,人们将这一年当做魏四甚至整个宦官集团掌握明王朝政局的起始,但很少有人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