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随着教育对网络平台的依托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微网络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微网络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健全的网络环境、资源开发不充分、模式创新不足,并提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整合开发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微平台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公证质量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证源和业务发展方面出现萎缩,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自身主观因素来看,与我们研究市场变化、进行积极引导、加强公证管理方面是有一定关系的。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也是硬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没有积极的引导与开拓,就没有事业的发展。   公证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992年中央 7号文件指出:“要改革和加强律师、公证工作,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维护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  相似文献   
3.
增强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引领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准确研判我国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的基本现状,引导大学生群体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从根本上破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和短板,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育人质量,是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引领的根本理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是当代大学生,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则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指导性内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值得全社会关注,而重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成为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5.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高校《伦理学》课是高校育人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伦理学》课教学可以从课程的"体验性认知"功能出发,利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学习生活的内在有机联系,引导学生经常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有益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来解决自身的思想道德问题.因此,在高校《伦理学》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由原始的知识传授型向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转变,我们将这种"体验性认知教学"模式也称为"境遇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美国两个平行进口[2]的案例着手,分析消费者混淆理论在平行进口规制中的作用,从而得出美国在平行进口的问题上在采取地域性原则为基础、权利用竭原则为例外的同时将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作为评定平行进口合法性的依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赵亚军  白恒晶 《法学杂志》2006,27(1):142-144
保险利益是财产保险合同有效成立的必备条件,没有保险利益也就意味着保险合同无效。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投保人或保险人将保险利益转移给第三人时,保险合同是否继续有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