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这必将引发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伴随着这一变革,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基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建设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入世对吸收各阶层优秀青年入党带来的某些不利影响,对此,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有力的措施以确保党的队伍后继有人,使党永保青春活力和旺盛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活动组织:宝山区国家税务局第十二税务所党支部  相似文献   
3.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内民主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内民主的经验 ,首先需要澄清党内民主的有关历史和理论问题 ,其次需要注意发展党内民主的若干关键点 ,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设计、建设速度和配套改革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在全球化以及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德国政党生态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其政党体制从稳定的“两元”正在走向不稳定的“多元”,价值取向从左右“两维”格局转向“多维”格局,同时政党呈现出的地域维度也值得关注。上述新动向的出现主要受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福利国家的分配冲突、政治生活的个体化趋势以及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德国政党生态目前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无论对各政党本身还是对德国未来的政治模式,都将带来许多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不同政党组合联合执政的可能性增加、政党内部有效决策的难度加大、党员的争取与维系变得更加困难等等。  相似文献   
6.
"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是党组织主导下的多主体、网络状、有重点、无形、分权式的柔性覆盖。"两新"党建在组织形态上应坚持"体内党建"与"体外党建"的结合,在价值取向上应遵循政党政治逻辑与"两新"组织内在逻辑的统一,在活动形态上应体现"政治化"与"生活化"的相融,在动力机制上应实现社会党建与单位党建的联动。  相似文献   
7.
欧洲右翼政党组织发展长期以来呈现出"精英化"、"松散性"、"集权型"的特点,这是与其长期所处的政治生态相适应的。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相呼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右翼政党纷纷亮出了组织变革的旗号,以"中间化"拓展组织发展的空间,以"开放性"扩张组织的包容能力,以"民主"和"秩序"的统一增强组织的行动能力,以"市场化"和"扁平化"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欧洲右翼政党的组织变革既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也符合政党组织体系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举措提升了右翼政党的组织竞争力,但其组织变革的发展前景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本市中心城区有一处幽静的三角地——丁香花园,丁香花园里有这样一群执着的老人,他们坚持学习党史、研究党史。20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们是市委老干部局离休干部党史组的老同志们。在市委党校,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团队。他们坚持为老干部们送教上门,20年始终如一,雷打不动。他们就是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的教师们。20年丁香花园花开花落。春去秋来。见证着这份浓浓的情谊。  相似文献   
9.
正"革命性"是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场伟大革命。这一点,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就有着深刻的认识。早在改革开放酝酿时期的1978年9月国务院"务虚会"上,人们就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场革命,规模的巨大,变化的广泛、激烈、深刻,任务的繁重、紧迫,意义的深远,都不下于我们党过去领导的任何革命。"其次,彻底的革命精神贯穿改革开放始  相似文献   
10.
1945年—1947年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是1945年国民政府为接洽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在中国的善后救济工作而设立的一个临时机构,在它存在的3年时间里(1945年1月1日—1947年12月31日),共接收联总物资236万吨,价值逾5亿美元,并开办了多项紧急救济与战争善后事业。本文试图在梳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行总的善后救济工作做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