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个人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因此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必须作科学的分析。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不能绝对排斥。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历史上资本主义不发达、非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几乎是泛化的国度,从思想范畴上看,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特征,或者是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就算盖棺论定了呢?我以为,这种作法是筒单武断的. 小资产阶级思想是小生产思想的主要形态之一在我国,非无产阶级意识的成份,最大量的,其实是小生产思想,这主要是缘予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小生产的方式主要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宗法式小生产(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生产.由此决定了小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决定我国现时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产生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资本(主要是货币、实物和知识等),异化的权力]的实际占有侵占另一部分人剩余劳动即剥削的客观基础和可能性.但是只要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作用,正确调整生产关系的分配和相互关系方面的内容,就能抑制以至阻止这些剥削的普遍滋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必须破除对现行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盲目迷信;必须警惕主要是国际上出现的否定所有制的根本意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反对共产党的政治思想领导的言行和倾向.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出现的北京政治风波,转眼过去了一年.一年来的痛苦反思,使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为什么一说民主就容易走向极端?为什么一提自由,就会掀起狂热的无政府主义浪潮?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源远流长、且又汪洋大海的小生产思想. 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为了使代价有偿,从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获得哪些教益和启示呢? ●必须重视小生产的问题,认真地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提出来,加以研究.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都把与小生产思想的斗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的概括,以往仅归结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不完整的,这种概括仅适合自身"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协作)和分工对生产力的形成和推动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工和结合(协作)具备相同功能,实质上是此两劳动过程统一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也应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机制对生产力的组成和推动作用,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阶段特别明显和巨大.  相似文献   
6.
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的.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和谐、关于市场经济、关于社会公平、关于消费品分配原则等思想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要推进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排斥不了、否定不了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性.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木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对于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这两种论调——机械论和空想论。我们曾从不同角度分别予以过批判。  相似文献   
8.
论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科学的提法应是"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即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平权利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列宁选集》第四卷42页),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问题——从经济问题到文化问题——更是都以国家为枢纽而联系在一起。因此,要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必然要涉及到国家问题。近亲一些同志就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定义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我国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原因,是因为长期来我们仅把国家看成是阶级统治、镇压的工具。因此他们提出“只应在一定意义上、有条件地使用”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是“阶级压迫的工具”等等“概念”(《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2期《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消费品分配原则,完整、科学的认定应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实行的消费品分配原则应是: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导,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