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认为,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包含了“政治文明”的思想,我们应当加以实践和发展在近代史上,孙中山先生明确地把政治建设列入精神文明之中。他在辛亥革命后,把国家的建设分为“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的建设,或叫“实际上之建设”与“精神上之  相似文献   
2.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为什么说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提出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这些观念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呢?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此谈点浅见。首先,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这些观念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反映。商品经济必然要求商品所有者之间不仅应当等价交换,而且应当自由交换。等价交换实质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论者认为,讲文明只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讲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讲的文明是指人类与社会的进步状态和过程。既讲社会文明又讲人的文明;既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又讲政治文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具体分析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文明,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不仅指出了它们的特点和差别性,而且精辟地阐述了它们的共性:文明的“动力”是“卑劣的贪欲”;文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意义。因为,首先,当代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有许多,包括横断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等等。上述看法,实际上是会使人把社会主义辩证法看成同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等一样的具体科学,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其次,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综合性,都是对具体科学材料的总结和概括,都是具有高度抽象特征的理论思维的结晶。但是,并非任何综合性的科学都是哲学。所以,给社会主义辩证法加上“综合性”特征是不必要的。确切地说,按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