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 ,一直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两个领袖———列宁和斯大林、一个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完成的。其实不然。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联合完成的 ,参与领导起义工作的有两党的众多领导人 ,而斯大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像历来宣传得那么大。按照斯大林的说法 ,苏联有史以来只存在一个革命政党 ,即布尔什维克党 (苏联共产党 ) ,其他政党都是反革命政党。《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的结束语中写道 :“一切为了欺骗人民而自称‘革命’的和‘社会主义’的党派的小资产阶级党派———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2.
1953年苏联“贝利亚事件”轰动一时.贝利亚到底是如何死的,至今仍是个谜.种种迹象表明,贝利亚并非经审判合法地被处决,而是6月26日在其住所被枪杀的.这是一场由赫鲁晓夫策动的有预谋的政变.为除去贝利亚,赫鲁晓夫在领导成员之间挑拨离间,动用了军队力量,甚至出动了坦克,搞突然袭击.赫鲁晓夫后来实施的改革,与贝利亚的“百日新政”并无原则区别,说明这一事件不是由于政策路线的分歧,而是一场争权斗争,它为赫鲁晓夫飞黄腾达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郑异凡 《同舟共进》2010,(11):45-46
"中共中央的编译局,还是苏共中央的编译局?"1970年3、4月间,中央文革给中央编译局发来文件,说由中央编译局翻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收入叛徒普列汉诺夫写的序言和注释,这是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即删去,并检查是否还存在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4.
苏联时代有过各种各样回忆列宁的文章和文集,我国根据俄文版本翻译出版了厚厚5卷本的《回忆列宁》,其中有诸如列宁亲属的较为详尽的回忆。但是与列宁相处多年的那些亲密战友的回忆却看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亲密战友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都被斯大林枪毙了,他们即使生前写过回忆列宁的文章,也不会被苏联的出版社收集出版。有一些讲到真实情况的回忆,在特殊年代也不会被原封不动地刊出。因此有关领袖的回忆录经常落得这样一种情况——知情者不写或不准写,偶尔见过领袖一面的人大写特写。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过去的20世纪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什么?它在上半个世纪带来两次世界大屠杀,接着又带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就日本而言,它发动了几乎遍及整个亚洲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就俄国而言,一个世纪经历了三次革命,有过胜利的辉煌,也有过滥用革命成果给俄国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斯大林独裁时期,最后又不得不吞下联盟国家解体的苦果。俄国人民在这100年时间里,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他们通过革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逃不了希特勒发动的侵略,经受了悲壮的卫国战争。仅仅这几件大事,就足以让人们去思考这20世纪给人类留下的教训了。  相似文献   
6.
考察历史中的失误以及对失误的检讨和纠正,会给后人带来更多的教益。1921年,苏维埃政权遭遇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列宁承认以往政策的失效,承认军事共产主义的错误,探寻错误的思想根源,指出错误的严重后果,并教育全党要从错误中学习。在列宁诞辰14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将给后人带来很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上台之初,戈氏对社会主义观念本身并没有新看法。他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在形势的推动下逐步明确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的历史人物都扮演过时代弄潮儿的角色,他们或推动历史前进,或迟滞时代发展,给今人留下广泛的联想和殷鉴。我刊已连续推出4期关于历史人物评价讨论的争鸣文章,其中主要是中国的历史人物。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关于世界各国历史人物评价的争鸣文章,本期率先刊发著名苏联史专家郑异凡先生和著名世界史专家金重远先生的力作,望大家踊跃赐稿。——编者  相似文献   
9.
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内容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俄共一些领导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抓住列宁的某一说法,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辩护。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布哈林则认为新经济政策中的决定因素是运用市场机制。这些不同诠释直接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命运,但都可以在列宁的言论中找到依据。有些解释属断章取义,无视列宁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科学的研究需要对列宁的不同说法联系具体的时间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时,往往举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来说明他对马思的“同时胜利论”的发展。似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流行过“同时胜利论”。这是一个重大历史误解。含有“同时胜利”提法的《共产主义原理》直到1913年才首次发表,有类似提法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出版。恩格斯本人对《共产主义原理》并不满意,他不久后同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出现“同时发生”的提法。马恩的基本观点是,一国开始,其他国家继续,再由某个国家完成。列宁的观点同马恩是一致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曾明确说过:“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社会主义定将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