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文化的崛起开始。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就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处理矛盾。对内而言,要着力实现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的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以及共同发展,需要着力建设生态文化和诚信文化。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现着文化的共性。对外而言,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处理好文化变迁与文化民族性的延续问题,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追求的同时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彰显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
3.
4.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文化的崛起开始。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就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处理矛盾。对内而言,要着力实现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诸多要素的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以及共同发展,需要着力建设生态文化和诚信文化。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现着文化的共性。对外而言,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处理好文化变迁与文化民族性的延续问题,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追求的同时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彰显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它主张性善论;在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它强调克己、追求和谐;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它强调天人合一。当下中国,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生态问题突出,也有社会走向层面上的自我迷失。德性文化不仅对于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问题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而且还有助于确认民族主体性,为社会转型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做中...  相似文献   
7.
同一民族的文化,其软实力有着"潜"与"显"的显著差别。"潜"表现为文化主体性的迷失,"显"则表现为文化主体性的确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主体性出现了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两次迷失。第一次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源于民族的生存危机,是全局性的。第二次表现为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社会思潮中的西化倾向,具有局部性质。两次迷失都凸显了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彰显基础这一内在逻辑,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解释框架仍然是唯物史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宣告了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当下中国学术领域文化主体性觉醒趋势显著,这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转向显在状态的表现,也是其进一步彰显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郝书翠 《时代法学》2011,9(3):21-25
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中,诗性思维似乎要成为一个亟待摆脱的羁绊。诗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因其对逻辑思维规则的拒斥而与逻辑思维相对立。但是,它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已沉淀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无法回避、无法剔除的因素。仅仅把诗性思维方式看作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羁绊无助于中国法律方法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的历史评价尺度有双重内涵:即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在评价历史发展过程时,必须运用两种评价尺度统一的方法,但要以历史尺度为主,不可以把价值尺度凌驾于历史尺度之上  相似文献   
10.
郝书翠 《人民论坛》2023,(20):78-81
在“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借助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技术条件,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不断翻新花样。其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在于,破坏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弱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弱化、销蚀历史主动精神;瓦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意志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上,需要提升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强化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