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中心地区,不仅城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座落在那里,而且它还常常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神经中枢,是整座城市人口最为稠密的繁华之地,比如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丁区、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北京的天安门和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和外滩等等。在贵阳市,这样的中心地区恐怕是非老城区的大十字和喷水池莫属了。中心区的形成对城市发展而言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成为城市特色的聚焦点;成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象征。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成了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把握马克思主义本质并实现其中国化,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为核心的中国复兴之路。邓小平开辟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为核心的中国复兴之路。习近平"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开辟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核心的中国复兴之路。中国的复兴之路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国历史上成功的经邦济世之路的继承,也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本质之后的全面超越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权是纳税人正确行使程序权利、积极参与纳税程序的基本保障。对于信息权的内容,《税收征管法》从权利角度进行了正面阐述。然而本文认为,应从义务角度探讨,才能更好地了解信息权的实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信息权仍未得到充分保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税务机关的义务和问责。文中建议引入西方税收程序法中的"信任原则",同时应为"信任原则"规定严格的法定条件,既保护善意纳税人,又严防恶意纳税人滥用"信任原则"。  相似文献   
4.
采访孙东生,也易,也难。易在,每年的全国和黑龙江省“两会”期间,作为记者追逐的经济学界热点人物,他敢于直言,总是能够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任务提出独到的观点和思路,让记者们满载而归;难在,他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最难约见采访的一位。从2007年5月当选为民建黑龙江省委主委,再到2008年1月当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半,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匆忙地留下一句话:“我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相似文献   
5.
第四章社会事业发展第三十条上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上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实用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的指导和资金扶持;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申报科技计划,帮助获  相似文献   
6.
郭景 《学理论》2009,(8):113-114
为了吸引志愿者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品牌运作的方式获取核心竞争力。然而,现有对非营利组织品牌研究的模式在帮助非营利组织品牌构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试图在对现有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中个体的主观认知模式,提出基于认知模式的非营利组织品牌构建模式,通过“建立品牌图式——强化品牌认知——品牌评估”三阶段来构建非营利组织品牌。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正在积极酝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司法体制改革设想,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的设计与探讨成为迫在眉睫需要予以关注的时代课题。本文在对司法区与行政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意义和价值,尝试性地对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和支撑机制进行建构,并提出了在推进司法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国家计委咨询组郭景辉同志将他对江南造船厂的调查报告寄给本刊。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继承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建设自己的企业精神。这个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邹家华、李铁映、黄菊同志先后作了批示。现将郭景辉同志的调查报告及领导同志的批示一并予以发表,希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同志能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对商品房一房多卖法律问题做出了总结。文章首先论述了商品房一房多卖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其次对针对同一商品房的数个买卖合同的效力进行了认定;再次讨论了争议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最后对无法取得商品房所有权的买受人的法律救济,尤其是对合同变更请求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