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论人事诉讼中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的协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诉讼对象的非处分性造就了人事诉讼中应对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的适用加以限制,广泛适用职权探知制度。实行职权探知主义的根据在于人事诉讼判决具有对世效力,以维系身份法秩序的稳定,保护未行使审问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伴随传统的职权主义被当事人主义所取代,以当事人为主导的诉讼模式在我国逐步确立,普通诉讼程序法理不仅难以满足人事诉讼案件审判实践的需要,同时无法实现二者的调和。文章认为设立专门人事诉讼程序,构建一种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兼容的协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主义对人事诉讼裁判带来的冲击。人事诉讼中诉讼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普通诉讼程序法理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构建既有别于普通诉讼程序,又不同于非讼程序的独立人事诉讼程序乃是客观之必然。  相似文献   
2.
公开审判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基本原则,对实现公正和诉讼民主具有独特的功能。然而由于人事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和不同价值取向,这一制度无法满足人事诉讼案件隐密性在程序上的需求,该制度在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必将受到限制甚至排除,以实现对当事人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人格尊严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美松 《现代法学》2004,26(1):41-45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它对民事案件过程的再现具有其他证据种类无法比拟的特性。但是 ,视听资料本身又包含有易被伪造、篡改的先天不足 ,瑕疵视听资料 (包括非法视听资料 )的证据能力该如何判断 ?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采信规则该如何把握 ?等问题 ,都是我们要面对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就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进行一番探讨 ,以为今后建立视听资料的有关具体制度作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人事诉讼判决效力的扩张与第三人程序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持身份关系的稳定,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诸多国家都赋予了人事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它是判决"相对效原则"的例外。通过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限制适用辩论主义、实行职权探知等特别"法则"的施行,为人事诉讼判决既判力的扩张提供了依据。但从施行这些特别法则国家的司法实践来看,难以实现对案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在固守人事诉讼判决"对世效力"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应另辟它路实现对法律地位受到影响的第三人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 司法腐败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日本为防止司法腐败是通过完善法官任免、考核制度,来寻求司法公正的。以下着重介绍日本法官任免、考核制度的有关规定。一、法官的任命在日本要成法官首先要取得法曹资格(即司法资格),所谓的法曹资格就是通过日本全国司法考试和司法研修而被授予的一种资格。日本每年有两万多人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合格者仅有七百人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司法考试是相当严格的。  相似文献   
6.
人事诉讼程序是将身份关系上的争议作为调整对象,为实现身份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大陆法系国家从立法上认同了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以实现对职权探知的必要补充.检察官的一般参与不仅可列席人事诉讼裁判并陈述意见,还可以提出新的事实主张及证据方法.就检察机关参与人事诉讼制度的法理、国外立法现状以及参与方式等内容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阐释.将检察官的参与制度引人人事诉讼,不仅有利于人事诉讼程序价值目标的实现,提升程序的公信力,更有益于诉讼经济以及人事诉讼社会功能的承兑,同时为人事诉讼判决既判力扩张的正当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较好地保护承受判决对世效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