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建党80年的认识和实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对党的阶级性这一原则问题的认识在党创立时期是没有分歧的。但是,在党成立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自身经验的缺乏,在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上,党内出现了分歧。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进行指导时,无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和两大观点。四个层次即:本质——特征——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社会功能角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从社会结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特征,从社会模式角度,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大观点即“时空观”和“发展观”,从“时空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从“发展观”把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刻,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丽薇 《学习论坛》2008,24(5):8-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又不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其特征主要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以共同富裕为目的、一主多元的分配制度;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相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为内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其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