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删繁就简     
陈忠实 《党政论坛》2013,(22):64-64
有电话来,如果不自报家门,我便问哪位先生或女士,再问有何事。如果是熟人朋友,不免调侃一句,有何指示。熟人朋友倒好,一般不说虚词套话,开口便直接道出要我做的事儿来。常有半生不熟或完全没有见过听过的陌生人,开口不说有何事要我做,一连串嘘寒问暖的关照话,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业余文学创作阶段,抑或后来以创作为专业,甚至可以肯定从喜欢上文学的少年时期开始,直到现在的大半生时间里,阅读成为几十年生命历程中永远都未发生厌倦情绪的生活内容。不说认识价值吧,不说对自己艺术视野的扩展和艺术手段的启示作用吧,还有一种最基本的业已形成习惯性的心理需要,任何一天如果没有阅读,似乎就有心理亏空,并由此而发生心虚乃至焦虑性的生理反  相似文献   
3.
根在乡村     
陈忠实 《求是》2012,(24):58
我的根一直在乡村,接通地脉是我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我生活在农村,父母妻儿都是指靠生产队的磅秤分配的麦子包谷的多少,决定碗里的稀或稠的。我从学校毕业后,走进只有一间教室和一个单间独庙改作办公室的乡村初级小学,后来又走进最低一级行政建制的公社,现在已改称乡镇了,整整二十年。我获得专业创作的优越条件后,没有从西  相似文献   
4.
春节将至时,有朋自渭北来,带给我一袋地道的久负盛名的“椽头馍”。这种馍馍形状如同农家房檐下露出的椽子的圆头,故得名。其实更像放大加厚的一枚枚象棋棋子,其味香甜绵长。现在,“椽头馍”已经从农家的锅灶笼屉上获得解放,机械化批量生产,热销于县城和省会城市。有这样一袋本真的“椽头馍”,今年的春节也增添乡村气息了,弥补了乡思。  相似文献   
5.
酹江月——香港回归感赋云开飞虹,神州望,钟声撩拨心声。分分秒秒,重如槌,教我泪纷血涌。北国南海,演歌练舞,期盼七月同庆。铁栅断处,血脉一日接通。  相似文献   
6.
陈忠实 《党建》2013,(2):55-57
交上农历腊月,在冰雪和凛冽的西风中紧缩了一个冬天的心,就开始不安生地蹦跳了。我的家乡灞河腊月初五吃"五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吃用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豌豆和包谷或小米熬烧的稀饭。腊月初八吃"腊八",在用大米熬烧的稀饭里煮上手擀的一指宽的面条,名曰"腊八面",不仅一家大小吃得热气腾腾,而且要给果树吃。我便端着半碗腊八面,先给屋院过道里的柿子树吃,即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挂到树枝上,口里诵唱着"柿树柿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  相似文献   
7.
接通地脉     
约略记得那是麦收后抢时播种玉米最紧火的时节,年轻的村长掮着铁锨走进我的院子,高挽到膝盖的裤管下是沾着泥水的赤脚。我让座,他不坐,连肩头的铁锨也不放下来,一副急不可待的架势,倒是不拒绝我递给他的一支烟。他说,你去把场塄下那二分地种上包谷,到时候娃们也有嫩包谷穗儿吃嘛!  相似文献   
8.
原下的日子     
陈忠实 《党建》2012,(6):55-57
一 春节过后,我买了20多袋无烟煤和吃食,回到乡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门口对着送我回来的妻女挥手告别,看着汽车转过沟口那座塌檐倾壁残颓不堪的关帝庙,折回身走进大门进入刚刚清扫过隔年落叶的小院,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60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10年的老窝里来。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 《党员文摘》2023,(19):54-56
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自然想到又快到枣月了,也自然想到该回家折枣了。妻子肯定也知道了枣子开始上市,催促我说,抽空回家折枣。在关中乡村,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用“折”,警如折豆夹、折桑叶、折棉花菜,摘一切水果都说“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