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将生态问题纳入基本国策,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明智的选择,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摈弃功利主义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需要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需要决策层的正确引导,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芬 《学理论》2011,(25):50-5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由于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使人类在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从《寂静的春天》、宇宙飞船经济、3R原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循环经济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陈淑芬 《求索》2010,(3):148-150
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美国的能源运输主要是依靠海运。保障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11后,海上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美国政府从法律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努力,制定大量海上反恐的措施和法规。在推动国际社会立法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应以此为鉴,不断完善海上反恐法律机制,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临江仙青岛映象 久慕青岛天海美,诗文墨客争夸。青松翠槐 护红瓦。唠山石树异,云泉消署夏.笑逐潮波狂起 舞,浑然不论风推。银月落日熠彩霞。聋飞幽梦 远,千里浪淘沙! 水调歌头登笼莱阁感怀 仙梦欲长久,五帝四方寻。奈何虚幻缥缈,权 且定蓬流。幸赖朱梅夜叙,后继东坡两语,千古阁 扬名。揽胜阅沧海,经世唐槐青。 东水城,西古寨,北烟云。凭阑望远,旗烈风 咽吊忠魂。多少同胞鲜血,染红春花秋月,万里浪 悲吟。纵使升平日,休忘有东邻!陈淑芬词二首@陈淑芬$昆明市外侨办~~  相似文献   
5.
陈淑芬 《学理论》2008,(7):53-54
在21世纪的今天,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进步,只有和谐才能实现终极跨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和谐发展不仅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1861——1865年的美国南部种植园主奴隶制和北部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制相互矛盾引起的美国内战,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此之前近一个世纪,1775年美国的雏形——英国在北美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即美国独立战  相似文献   
7.
陈淑芬 《北方法学》2010,4(5):122-126
日本是一个能源主要依靠海外进口的国家,为了确保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日本力图构建完整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以国内能源基本法律、政策和相关反恐怖法案为基础,依托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等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以日美合作为基础,多方开展双边合作。同时,日本还积极致力于建立地区性的能源通道安全保障机制,通过联合地区反海盗机制、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活动来确保日本的能源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是世界两大主题,但世界上的矛盾焦点、热点并没有消除,各种矛盾依然存在.这些矛盾的存在有许多政治、经济、地缘等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平等.即国与国之间,强弱,贫富、南北、东西种种关系的不平等.邓小平关于平等问题的思维,就是分析和努力改变这种不平等状态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苏联的解体固然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但与之存在的民族问题不无影响。事实上,苏联的最终解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国际条约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条约的违反时有发生。一方违反条约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另一方可以根据国际法相关的国家责任制度提起国际损害赔偿。但是,如果一方当事国在违约后,对另一方当事国采取的某些措施也损害了条约的履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条约法中"不守约者不得要求践约的抗辨"原则,违约方不得以对方违约作为减轻自身责任的抗辩理由。本文从默兹河分流案来分析了这一国际条约法原则。并联系条约法的其它制度和国际法相关规定以及条约履行实践中对这一原则的适用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