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论证,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展开的“文化工业”理论隐藏着研究范式的当代危机。这一危机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范式的理论误读,它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抽象化理解和对文化自律的乌托邦期待;第二,交往范式的形而上学否定,这导致政治民主空间的遗忘和文化批判的精英化倾向;第三,意义范式的生存论遮蔽,它体现为对日常生活意义生成的忽视和人类主体性的美学逃遁。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与代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的产生与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基于人们具体的价值选择和目的设定而出现的。代价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人类主体性的缺失,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扭曲,以及人文精神的遮蔽。为了减少代价的付出,需要确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商品:神秘化了的《资本论》逻辑起点——《资本论》传统理解模式质疑之一陈胜云说商品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仅仅就《资本论》的·叙·述结构来说才是成立的。但是,商品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考察中,却不是一开始就作为逻辑起点而被马克思确定下来的。如...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的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研究范式的不断转换,提出了不同的文化观点。其一,哈贝马斯在批判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背景中展开的公共领域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文化批判到文化消费的转型。其二,哈贝马斯探讨了功能主义文化,提出了社会文化与社会行为动机之间的功能主义关系。其三,哈贝马斯引入了实践-政治视角,在论说交往行动理论体系中提出了文化参与伦理和政治实践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制度选择文化:一种文化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制度与文化的关系虽然复杂,但是,就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逻辑来看,是制度选择文化:人类历史初期,文化孕育着早期社会制度;然而,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建构;自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来,文化不再是维系社会的核心机制,在这里,更多的是具体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选择了文化的具体样式。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底蕴,它具体表现为:(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把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和基本出发点,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我们党和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理论解读,文章认为,“历史叙述”方法的转换是马克思文化哲学观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文化史”历史叙述逻辑中,马克思提出了典型的唯心主义文化哲学观。在确立“现实的历史叙述”方法论之后,马克思原有的文化哲学观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话题,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展为人类文化解放的现实维度。为了建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理解分析马克思原生态文化哲学观点,以求拓宽其视角,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   
8.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观新解陈胜云"马克思主义中最使人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自然辩证法问题。"①雅克·利德萨的这种说法,被学界层出不穷的、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所作的批评所证实。有的学者指责恩格斯是宇宙人"',有的学者则指责恩格斯的辩证法理论范式缺乏现代科...  相似文献   
10.
德国学者本雅明主张打破当下的历史连续性,重新揭示历史的内在意义,但由于他没有真正回到现实历史的内在性,所以,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的批判.阿多诺继承了本雅明对恶的历史连续性所展开的批判,但放弃了本雅明的理论天真,回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所面对的真实自然,于是,自然成了历史救赎的现实中介.但是,自然作为中介,只有在摆脱了人本主义历史观之后,才会对历史的救赎产生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