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重塑国有经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于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上述目标和要求,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新…  相似文献   
2.
明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认识上的不一致以及试点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属在所难免。眼下理论界有着各种争论,企业界也感到诸多困惑。有人提出:不能简单模仿西方的做法,要搞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那么,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又是什么样呢? 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就此特邀部分学者、官员、企业家进行笔谈。一共九人,分成三组,题为“现代企业制度三人谈”。这一期发表的是三位学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民主生活会是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发挥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交流、提高党性修养、增进班子团结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健康有效的民主生活会,对于不断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军队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党组织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理解上、操作上的偏差,也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会议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4.
1韩小明:深化国企产权改革与国企改革的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所称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出资主体的变化和财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尽管它不能替代和决定国有企业其他方面的改革,但它能够为国有企业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排除障碍,创造条件。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看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使其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微观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就是使国有企业所涉及的各种经济关系,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相适应的状态,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是指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二者从总的方面看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意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服从社会的经济效益,近期与局部的经济效益要服从长远与全局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制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首都经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的功能如何定位,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确定,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对不同国家首都功能定位的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社会经济中心内涵的变化,对一些首都在经济、政治、文化、城市化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功能定位的现状、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方面,始终遵循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又重申了这一方针。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对“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理解,并没有歧义,但对“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应如何理解,则看法不一。《决定》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当作“公有制为主体”的主要表现之一。有人由此便  相似文献   
8.
本章着重阐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的首都经济(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城市问题的比较一般来说,首都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人口增长,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增长迅速,以及地域经济的集中度较高,导致交通拥挤,公共设施紧张,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都市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历史性首都还是专门兴建的新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都市病”的困扰。1.人口膨胀首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膨胀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除了较高的人D自然增长率外,更多的外地人口涌入首都。东京1890年人口115万,1989年增长到1164.9万,100年中增长约10倍。汉城1960年人口240万,…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本刊编辑部在京召开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座谈会”。国家体改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市体改委及部分高等院校中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和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精神,对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家围绕着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讲话,就全面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当前国有企业的现状及搞好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加强企业改革管理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