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韩玉玺 《人大研究》2002,(10):45-46
出兰州 ,西行 76公里 ,跨越一道道山岭沟壑 ,便来到了永靖县城。热情的永靖朋友陪同我们实地看了一些地方 ,介绍了有关情况。我们所见所闻 ,感受较深的是 :这里人气旺 ,事业兴 ,变化大。据了解 ,去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3 .1亿元 ,财政收入 5 5 6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 2 4元 ,贫困面下降到 2 .8%。永靖县的这种变化 ,与这里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 ,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们不禁要问 ,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永靖县耕地 3 5万亩 ,其中 70 %左右是山地 ,3 0 %左右是川塬。在山区 ,山大沟深 ,多半是荒山荒坡荒沟。为了生存 ,这里的人们祖祖…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大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行使监督权 ,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加强人大的监督 ,涉及到众多问题 ,本文仅就监督的认识问题、监督机制问题和监督原则问题等 ,谈点看法。(一 )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国家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由人大选举产生 ,对人大负责 ,受人大监督。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有十多条 ,概括起来有四大项 ,即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  相似文献   
3.
4.
(一)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水与人类同在,江河与人类文明同行。从历史上看,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从希腊到埃及、巴比伦,从中国到印度,都首先发祥于江河流域。而历史上几乎所有衰亡的城市和民族,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污染,最后消失。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人类文明,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基本上变成一片废墟,25%的生产设备.25%的住房和40%的交通设施遭到毁坏,60%的居民营养不良.战败后,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国所有的海外资产被没收,所有的作战舰只和商船队被收交.工业设备被拆除,工业生产被限制,交通中断,生产下降,整个德国处在瘫痪之中。1946年工业生产只有1036年的1/3.作为德国支柱产业的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中党的领导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7.
林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检察院更是困中之困.元自己的办公用房,基础条件差,装备落后。但林西县检察院在争创“五好”“两满意”检察院中不怨天尤人,不悲观等待,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了一条在特困条件下创出“五好”的辉煌之路。  相似文献   
8.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愈演愈烈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每分每秒地加剧恶化。我们不愿看到,今天的河西会重蹈丝绸古道上曾经繁华喧嚣的楼兰、且末、精绝这些古国名城的覆辙而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我们不愿看到,在沙漠化的推进、沙尘暴的侵袭下,西北告急,华北告急,东北告急,中华民族告急。我们正被日益猖獗的沙尘暴逼在了没有退路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新形势,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全省广大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适应新形势,变挑战为机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双培双带”工程为载体,把小康社会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小康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突破。这种做法受到中组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并且加注了编辑点评,称赞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种新思路、新突…  相似文献   
10.
韩玉玺 《人大研究》2002,(11):46-46
丽江古城犹如一颗闪光的明珠镶嵌在滇西高原之上。这里地势虽高 ,但冬无严寒 ;纬度虽低 ,但夏无酷暑。整个古城群山环抱 ,泉水绕流 ,城依山建 ,水绕城走 ,花繁林茂 ,环境优美 ,被誉为“高原姑苏”。古城始建于明代 ,街道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 ,向四方辐射 ,建筑物多为二层木楼 ,临街而建 ,鳞次栉比。这些建筑原为民居 ,现大多改为商铺。别具情趣的是 ,凡有街道处 ,便有清水流 ,街因水设 ,水随街行 ,曲径通幽 ,流水引胜。在街与水的接连处 ,是一座座古桥 ,似初月 ,如弯弓。街旁、水畔、桥边 ,奇花锦簇 ,杨柳依依。街市上店铺林立 ,茶座、酒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