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社会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科学文化和法制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它们像一个个琴键,在不同的时代弹奏出不同的曲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精神文明突出的是道德文明。新中国初期的精神文明,则以思想意识文明为主。现在社会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与法制化阶段,这种形势要求提高以往法制文明弱势地位,用法制建设保证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下面对社会精神文明与法制文明的关系和法制文明的有关内容试加以论析。一、古代的精神文明与法治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  相似文献   
2.
死刑复核程序现存问题之分析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刑复核程序是为了贯彻我国“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而设置的最后一道程序保障。鉴于目前死刑在我国较长时间内不能取消,并及核准权下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收回死刑核准权并完善死刑核准程序,方符合修改后的《刑法》的要求,方能体现程序之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死刑复核程序现存问题之分析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  言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殊制度,是我国贯彻死刑政策的程序保障措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通过该程序将死刑改判为较轻刑罚的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是由死刑改为无罪或免除刑罚的案例也不罕见。可见,死刑复核程序在统一死刑标准,坚持少杀,尤其是在防止错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80年代初,出于“严打”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曾将部分案件的死刑核准权下放至各高级人民法院。近20年核准权的下放,在“从重从快”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弊病。有鉴于此,许多学者呼吁将死刑核准权收回由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