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历史原因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其原因在于中国近、现代化的特殊方式和五·四传统的影响。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具有双重效应。政治教育仍将存在于道德教育体系中,但其内容和形式急需变革。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本质的文化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本质是文化构造的结果 ,是自然性与社会性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结合。青年本质主要由精神文化构造。当代中国主要是三大精神文化构造青年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本土新生代文化。当代文化构造青年本质的主要问题是 :缺少主流精神文化 ;文化评判标准模糊 ;文化管理失误。要构造良好的青年本质 ,就必须建设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对澄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国学校思想政治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距;学生希望的政治课模式同政治课实际模式存在差距。围绕这两个“差距”问题,本文剖析相关原因,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由两个规律构成,一个是认知逻辑,一个是认同逻辑.认知逻辑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系统、价值观系统、方法论系统的发展规律;认同逻辑就是以生产方式认同为基础的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为基础,走历史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5.
魏则胜  李萍 《民主》2007,(12):17-19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速度和方式都在改变,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速率正在急剧提升,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几类主要的道德教育主体之外,文化环境所具有的道德教育责任主体的身份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我国意识形态的文化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则胜 《探索》2002,(4):76-80
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较量,已经由二十世纪的政治观念对抗转变为不同文化模式的对话与冲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国际社会的文化回应,将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第一,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文化;第二,创建国家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