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握好本质要求、根本目标、基本途径及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落实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决策依据、关节点、发展目标、内在动力和实施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加速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的三重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新阐解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唯物史观来看,现实的个人活动在前提上规定了历史,时空关系在基本形式上规约了历史,整体过程在质与量的统一上规制了历史,而揭示历史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则规定了理论思维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文艺审美超越是我国现代语境下文艺理论和美学新发展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关节点.文艺审美超越主要包括审美愉悦、审美和谐、审美自由三个递进层次,以及时空性超越、介体性超越、诗意性超越、灵应性超越四个构成维度,具有内在性、生成性、开放性、升华性、独特性五个基本特征.它是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经验性与超验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相度圆融中动态生成的,审美升华能力的提升对其有着关键性作用.文艺审美超越强调对现实超越和自我超越的一体化,其精神特质和价值指向在于个体自我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并以超越之美而为美立极.  相似文献   
5.
刘玉堂  黄南珊 《政策》2011,(11):16-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阔步迈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总目标、总任务的征程,加快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我国蓬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智力、科技及全球化等因素相互渗透、深度交融而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民主政治建设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内容包括民主性质论、民主制度论、民主方法论、民主管理论。其精神实质是人民主权论;其历史教训则是重手段功能而轻目的标向,重"大民主"形式而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落实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决策依据、关节点、发展目标、内在动力和实施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加速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不可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结合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省近年来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方针.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较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强力推进.新兴业态日益勃兴.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省文化产业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许:关于“淡化当官心理”问题,报上有些争论,依我看,既考虑到要克服少数人热衷于做官发财的时弊,又要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比较完整的提法似乎应该是,反对富贵利禄思想,提高公民参政意识。黄:“你这个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否站得住,还是个问题,传统观念通常认为:要参政议政,就得做官,做官了,身价百倍。就是“贵”了,就有了利,有了权,自然也就富了。按照旧的传统观念,求当官与求富贵是一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