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的企业改革由“被动式”改革进入“主动式”改革阶段,这是企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在现阶段企业改革过程中,认识、把握这一基本特征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速建 《新视野》2005,(5):29-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满足企业上市的要求以及尽快地让国有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解决国有企业后续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问题,国有企业较为普遍地采用了存续分立改制方式,即将企业核心业务及相关优良资产进行剥离、重组、改制上市。国有企业通过存续分立改制方式上市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的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被称为国有存续企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国有企业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是自封的,不是由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起来的,也不是由政府的行政命令所确定的,而是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基于一些国有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黄速建目前,国家确定的百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首先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国有企业产权界定、流动、管理以及保值增值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理论界产生了不同意见,亟需释疑解惑,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和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流动黄速建编者按:市场经济提倡竞争。竞争中的企业有胜有负、有盛有衰。企业可能兼并他人,也有可能被人兼并,这就产生了资产的流动。通过产权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中存在哪些问题?产权卖出买进应遵循什么规...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主动式改革阶段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认为,如果按照改革中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去划分,整个国企改革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到1993年底,这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向企业扩权让利,进行政策调整。二是1993年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现在,这一阶段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企业制度创新进行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以及加强企业管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年来,浙江在应对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探索性地建成了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的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既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又能卓有成效地发挥出市场竞争的效率优势。它们是浙江经济持续多年保持既快又好增长,成功构筑经济先发优势的制度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正>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来讲,衢州、丽水、舟山是浙江的欠发达地区。衢州,“十五”前人均生产总值不足全省平均的50%,但到了2005年,衢州在经济社会发展7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衢州在最近5年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构筑特色工业体系,积极培育主导产业。2002年以来,衢州从实际出发,制订了“工业五十条”,引导要素配置向特色工业倾斜,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最终形成了十个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加强国有产权管理的关键问题黄速建编者按: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权不明晰,缺乏明确的投资主体。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保证有人真正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明晰产权,实行企业法人制度,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