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少数民族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觉醒和知识精英们自身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通过不同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扩大了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同中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即邓小平农村文化建设思想。这一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和谐社会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和谐文化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之间的共同发展之路。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首先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学习;其次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培育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就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客观地看待外来文化,发挥主体意识,重塑本民族文化,以期最终形成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振兴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认同感受到挑战。因而,必须不断强化民族认同意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寻实现当代青年民族认同的有效途径,使当代中国青年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