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术编辑知识创新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贯穿于学术编辑全过程,创新成果构成新的学术编辑知识树;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包括条件知识、本体知识和实践知识三个层面。学术编辑知识增长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增长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价值是其创新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对本业的促进与实用,同时又进而表现为对社会的贡献;学术编辑已有知识同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其知识创新的基本矛盾,是产生和推动学术编辑知识创新的动力源。学术编辑知识创新及其实现有其基本的层面、步骤、规律与模式,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刊经费、管理体制、编辑人才、学报质量等问题,成为制约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学报做大做强,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学报要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努力争得学校政策支持;二是要做好学报定位;三是要推出自己的名牌专栏;四是要形成独家风格;五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成人高校学报编辑应强化导向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强化精品意识,力争办出一流的精品期刊;强化特色意识,构造本院学报的独特造型;强化策化意识,对学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谋篇布局;强化创新意识,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强化信息意识,将有价值的信息运用到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等各个环节;强化读者意识,向读者靠扰,与读者需求接轨;强化质量意识,增强刊物的生命力;强化竞争意识,增强市场博击本领 ;强化敬业爱岗意识,就能在学术上有建树,事业上有成就。  相似文献   
4.
任山庆  董长海 《理论导刊》2006,(10):108-111
侵权行为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法律现象,国际民商事务关系运转中也不乏侵权事件的存在。尤其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以及交通运输和通讯领域,国际性的产品责任案件日益增加,国际性的诽谤案件也不断产生,故使得侵权法以最活跃的势头向前发展,相应地,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行一系列配套的内涵式改革:遵循能力、有效、合法三个限度的原则,完成政企、政社、政党分开的目标;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编制立法,以确保改革实施,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权力政府,建立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6.
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学报在客观条件欠佳的情况下,步履艰难,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针对这一状况,关键和首要的问题,是要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严守自己的办刊宗旨,根据定位、定性、定向三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决定自己期刊在内容上的基本风格,本着严肃、严谨、深沉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来完整地体现个性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深了党对文明建设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的推进政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运行法治化,能进一步改善党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极大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行政学院学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其竞争力与影响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与其他专业学报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院及学科、学术编辑及学报编辑部、学术及学术成果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因素。突出舆论导向,在学术氛围上下工夫;突出学科特色,在行政管理上下工夫;突出科研特色,在成果转化上下工夫;突出学者特色,在学术质量上下工夫;突出学院特色,在窗口作用上下工夫;突出编辑特色,在文稿取舍上下工夫是学报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着力点。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持续性、时空性和指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地处内陆地区,城市经济实体是发展这一区域经济的首选实体。而在城市带动作用的发挥上,尽快形成集群经济体系是关键环节。要加快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带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生产力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关中地区尽快崛起,带动陕南、陕北,以实现陕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中经济带发展集群经济体系,须重点培育关中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加快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步伐,提升关中二阶地区生产力水平,实施政府推动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