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六大报告所确定的主题,贯穿的灵魂,体现的精髓,都蕴涵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建设成为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贵州西部重化工基地和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就为六盘水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迎来了的大好机遇.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市转型,是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建设成为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贵州西部重化工基地和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就为六盘水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迎来了的大好机遇。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市转型,是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笔者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产业支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部是我国经济最落后的区域,农村人口多、素质低、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化、城市化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任务更加艰巨。因此,笔者结合西部的实际,从新农村的模式、产业和主体视角探讨了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真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是,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摆在全省各级领导,理论工作者和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人通过对贵州在全国具有横向比较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做好“八个”结合。从而早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有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党内外都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遵义会议到底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表述遵义会议精神?目前官方和学术界有多种表述,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研究遵义会议精神,既要尊重历史,也要体现时代特征,使之成为激发民族创造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催人奋进指导实践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山区农业省,全省87个县级行政区中大多数是山区,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之一,有253个民族乡。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和丘陵的92.5%以上,如何对贫困山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实现我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六盘水市作为一个和改革开放同时诞生的新兴资源型工业城市,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已经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正在向小康迈进。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六盘水市城乡收入也在波动增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