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高科技的战略思想福建师范大学何贻纶世纪之交,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各国的生存与发展愈加取决于对世界高科技潮流的适应能力。早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提出了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战略决策,并对此...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缘。一方面,他善于从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封建遗毒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此外,他以时代精神观照中华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榫。  相似文献   
3.
一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题中的应有之义。什么是现代化?这是一个看似明了,但往往被一些人作简单化、片面化理解的概念。比如把现代化理解为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技术进步;或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将现代化作这样的理解不失其合理之处,因为,这种认识强调了工业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使现代化的实现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了可衡量的划分标准。 但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如果把现代化单纯地理解为就是工业化、而无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或相应的政…  相似文献   
4.
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何贻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处于即将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关头。如何把握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有利时机,提高我国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外国际政治学界关于安全观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贻纶  郑声文 《探索》2004,(3):48-51
近几年 ,国内外国际政治学界兴起了关于“新安全观”的热烈讨论 ,发表了许多不同意见 ,反映了学界对安全利益极其实施途径的不同认识。本文就这次研讨热潮中比较集中的几类问题作了综述和评介 ,它们是 :“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内涵 ;国家安全的外延 ;安全状态的属性 ;安全威胁的来源 ;维护安全的手段、途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统—认识和准确把握,是我们澄清种种疑惑,认识和实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近年,呼吁拓展安全外延、建构"新安全观"的主张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使"国家安全"具有了无限扩张,使之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超级大问题的危险。如果最终结果是这样的话,将无法划分国家安全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界限,也就无法开展对国家安全问题的任何有意义的研究。因此有必要从回答什么是国家安全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探讨国家安全的构成要件,以便使用一个标准来区分安全与非安全领域,从而为安全概念的扩展设置界限,避免其无限扩展,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国际安全,为建构和发展我国安全理论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对台和平统一战略思想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 ,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并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精神 ,为争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