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管理模式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逻辑进行了梳理,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同样遵循了行政主导制度变迁的逻辑;其次对"省联社"管理模式的制度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剖;最后指出由于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管理模式存在的致命缺陷和本身蕴藏的"悖论"注定了将成为继续被改革的对象。因此,"省联社"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改革突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理性假设在农户理论中演变的分析,对经典的农户理论及农户是否理性进行了评析,目的是在遵循农户理性分析逻辑一致性的前提下,归纳出一个分析农户行为的综合性框架,这一综合性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对农户真实处境的描述和对小农进行改造应遵循的“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被国有金融组织“抽吸”,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成为每届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近几年,中央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建设投入等,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和农村政策的重视,但这些政策的出台并未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响应,农民的融资需求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三农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一、农村金融需求梗阻原因及建立相关利益主体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战略格局下,农村产权制度残缺、农业融资…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程度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态势。面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放开,农村信用社势必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为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改革时机,在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渐近开放过程中,根据不同市场客户的金融需求和竞争程度采取巩固农村市场、抢占城郊市场、渗透城区市场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村资金瓶颈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曾一度繁荣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农村民间金融组织采取了不当的政策,使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导致农村金融组织一度萎缩,农民融资困难。因此,认真研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历史和被政府清盘的制度原因,对构建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建设,避免今后民间金融的发展惨遭农村合作基金会类似命运的再次发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