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教育,是从教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一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的;二是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因材施教;三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潜能的发展;四是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横纵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结晶。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必须符合开拓性和独创性、灵活性和应变性、探索性和对应性、现实性和有益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跨越性和突变性等基本要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只是智力的训练、思维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住世界范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创造的良好机遇,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培养出优秀的高职人才。观念创新是前提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签约率远远低于本科生,这说明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出现了偏差,其主要原因还是思想不够解放,简单地照搬本科院校的定位。定位不准,首先反映在不少高职院校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在办本科…  相似文献   
4.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社会稳定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扩大化催生了新型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社会属性和管理体制的交叉性、不断演变的动态性和人员构成与居住形式的复杂性等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搞好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建设能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好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治安问题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稳定。为了确保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应在城乡结合边缘社区推行“城市社区管理本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机关要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及对整个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5.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必须正确认识社区警务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强化社区警务理念,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把握住世界范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创造的良好机遇,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培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人才成长与培养中已经掌握的规律和经验贯穿于教学各个阶段的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性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通过创造教育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创造性教育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有创造型的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曾多次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求:“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导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还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