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现代化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国际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各种思潮学派林立 ,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视角研究趋势。在我国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现代化研究为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者所关注。由于现代化本身内容的丰富性 ,各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 ,在注重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同时 ,以更大的注意力研究现代化的不同模式与道路 ,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有学者认为 ,现代化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界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首都城市功能决定北京的外来人口规模必须加以控制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首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难题之一。据北京市统计局今年2月13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本市外来人口为215.8万人,其中,在京务工经商的从业人员有169.8万人,占外来人口总量的78.2%,这一数字相当于北京职工总数的30.4%。五天之后,依据对北京站、北京西站及公交长途客运站的调查统计,春节后,进京的外来人口已突破260多万人,且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入。那么,北京能够无限制的容纳外来人口吗?结论是否定的。1.北京的人口规…  相似文献   
3.
20年前,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揭开了当代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对毛泽东及其著作和思想的研究步入了科学的轨道。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观点,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毛泽东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此后,无论是在80年代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情况下,还是在9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股“毛泽东热”的潮流中,都有一些学者坚持用冷静、科学的态度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出现了多种城市化模式。有关城市化模式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止。寻找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最佳模式是城市化研究的主题。从实践上看 ,小城镇、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各有利弊 ,我们只有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功能互补、合理并存 ,才会使我国的城市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实际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村落是人类建造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聚居地,它们各自孕育了反差很大的文化,即城市文化和村落文化。众所周知,无论从成因、命名、形态、建筑、街道、风貌、交通、产业等方面考察,还是就居民职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城市和村落都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历史造成的,是城市与村落的各自功能所决定的。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城市以后,城市与村落两种不同的聚落文化就开始分道扬镳,并行发展,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进步得更为迅速而已。但是,村落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有其…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社会科学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人价值也正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转化而凸现出来,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本力图从学理上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科学的划分与整合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肯定了知识系统中不同知识门类的发展、演化和交叉、融合过程;并通过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互结合、不可或缺的实证分析,给人们以启迪、摒弃知识门类偏见,迎接一个科学精神与人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