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个核心问题。入世,对天津对外开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天津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入世对天津的对外开放会产生什么影响?天津如何利用入世的有利机遇和积极因素加快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加入 WTO 后给天津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一些机遇,对入世后天津如何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使对外开放工作全面上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乌克兰经济仍继续滑坡,经济复苏短期内无望。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乌经济与俄罗斯相比恢复较慢,经济尚无复苏的迹象。目前乌经济仍继续滑坡,其下降速度略有缓慢。1995年和1996年第一季度国家财政收入再次出现赤字。据有关人士推测,乌经济全面好转将在今后2~3年内无望。 据了解,目前乌经济主要困难是:其一,原苏联解体后,原有经济关系已经打破,新的经济关系尚未正常运转。其二,由于自身缺乏能源,大量石油、天然气必需从俄罗斯进口。  相似文献   
3.
刘重 《求知》2002,(8):35-36,40
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与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WTO的规则意识,是企业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重 《求知》2004,(1):36-37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及种种挑战,加快建立对经济全球化风险挑战的外贸预警机制,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重 《东北亚论坛》2007,16(2):36-40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并允许东疆港区借鉴国际惯例在通关、外汇、物流、贸易、税收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成为我国对外高度开放的示范区。保税港区是自由港的雏形,是向自由港的过渡。自由贸易港区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建成后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将成为天津港作为世界一流大港的标志性区域和现代港口功能示范区,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将对环黄渤海合作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刘重就提高我市居民收入建议:1.我市老百姓的收入与经济的发展要基本同步增长。在新的形势下,天津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关注百姓的收入。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觉到天津经济的发展与百姓收入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2.尽快制定我市居民收入增长计划与实现措施。我市居民收入增长要有具体的预期目标,要让老百姓有奔头、有  相似文献   
7.
刘重 《求知》2005,(3):35-36
公共利益作为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一种重要标准,在国际反倾销实践中越来越引起关注。公共利益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大众的利益、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从产业生产的关联性来看,对一种国外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可能会影响其他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引起上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应,有时甚至对国家间的外贸关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相关产业要求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同时,消费者、下游产业等可能会针锋相对地提出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重 《求知》2005,(7):36-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还存在着经济高速增长与技术发展高度不平衡的现实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严重依赖国外,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都是依赖进口。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基本上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9.
刘重 《求知》2003,(1):33-35
中国加入WTO已经一年多了。走出国门的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扩大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世界处在技术革命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以计算机、微处理机、遗传工程、新型材料、机器人、信息为核心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已经揭开帷幕。这场革命气势之磅礴,速度之迅猛,影响范围之大,是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研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动向,特别是研究和借鉴战后苏联科技进步的发展,对于我国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制定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