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提出,但迄今为止对它内涵的理解和实践尚有不同的认识和选择,有人强调其刻不容缓性,而有人强调其不能急于求成;有人把集约型与粗放型划分,与内涵型和外延型、效益型和速度型、质量型和数量型等同看待,有人则反对等同看待。对此,有人提出应从总体上理解内涵,即“改革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用的方式”,笔者赞同从总体上把握内涵,但需要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关系中来全面把握内涵。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质上是…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一总体布局,既在理论上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又在实践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思考刘锡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而对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权利如何体现关注不够,而后者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一...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是当代市场经济中的王冠。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深层矛盾的解决,在迫切地呼唤着证券市场的发育。 一、组织适度规模的证券市场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中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极大困难是资金的严重短缺。一方面,改革以来资金供给一直以高出经济增长50%乃至一倍的速度增长,但资金严重短缺却达到制约经济正常运转的程度;另一方面,伴随国民收入分配主体的变动,居民和企业收入份额升高,出现了社会上近1万亿元的闲散资金。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有的筹资融资机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需构造新的筹资融资机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