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事人自愿是刑事和解目的实现的基础,由于加害人、受害人及司法机关的不当行为导致当事人自愿非真实,完善程序,强化监督是保障当事人自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中大量土地农用土地被征用引发了农村土地征用中村干部职务犯罪,然而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难。本文从管辖争议,以及主体、客观行为认定和土地补偿款性质认定加以论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有顺  单家和 《法制与社会》2010,(34):188-188,196
伴随外来人员犯罪增多,外来人员刑事案件平等办理也备受关注。本文以HZ地区两级检察院20052009年外来人员犯罪案件为样本,分析了外来人员刑事案件平等办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关于其适用阶段观点繁杂。本文以逮捕阶段为视角,探讨逮捕阶段中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激增,要求司法机关加强对其的保护力度。目前检察机关设置了内设分工型、内设不分工型和外设不分工型和外设联合服务型等四种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事司法控制犯罪无能为力的现状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恢复性司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借鉴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对社区矫正的决定和执行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视社区、重视特殊预防、坚持以人为本等特性决定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社区矫正的可能性。恢复性司法关注被害人、社会和谐的重构及多元主体参与协商沟通,而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仍然是围绕着罪犯矫正。在我国的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应当完善措施,更加注重被害人、社区和罪犯合法权益的维护,尤其是流动矫正对象的权益的维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我国1997年的新《刑法》对正当防卫进行了修改并新设立了特殊防卫制度。但新《刑法》在加强对受害人保护力度的同时,无形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构成了威胁。为实现均衡保障双方的权利,许多学者提出应对措施,试图通过限制防卫人防卫权的方式,来释放因新《刑法》的修改而形成的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威胁。但这种做法又势必会打击广大人民群众同不法行为作斗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应对措施存在的弊端,提出通过法律构建一座平衡不法侵害人和防卫人权益的桥梁—逆防卫制度,以期达到两者权益保障的动态平衡,构建双方权益的和谐保护。  相似文献   
9.
10.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虽然不生产工业产品,也不提供商品劳务,但同样要创造社会成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故精细化管理同样适用。引入精细化管理,是检察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案件执法办案规范化,提升执法办案的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在推进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既要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合作、提升执行力、科学考评,又要妥善处理好精细化与创新、高效率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