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中国,曾造就了多少红极一时的企业神话。但是,曾几何时,这些“神话”马上变成了“笑话”。在《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家的变动是如此频繁。这一切都说明,在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新经济浪潮又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手中或眼前的财富是多么的可疑。  相似文献   
2.
陈衍泰  史世伟 《德国研究》2012,27(2):80-91,127
本文以德国风机制造产业为例,分析影响德国新兴产业发展演化的相关因素.本文认为,德国风机制造产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2)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动态调整;(3)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市场需求相关的“促进”和“规制”政策并重;(4)促进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4.
史世伟 《德国研究》2008,23(1):42-46
本文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政策的一般原则出发,通过两个实例对德国政府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审视。在对德国鲁尔区的结构转型和大型民用飞机“空中客车”研制的产业支持过程中,德国政府坚持立法,注意资金等扶助措施同市场经济秩序的一致性,将结构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相结合并利用特定的条件和国际环境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从而取得了成功。目前,我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东北等老工业区由于产业过于集中和资源枯竭,需要进行结构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则要求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方面来。在这一进程中,发达工业国德国的产业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纠正“市场失灵”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维护竞争秩序和实现扩大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由于市场权力、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管理经验缺乏等原因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中小企业促进政策在德国经济政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德国政府在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中注重法律法规的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贯彻联邦、州和地方分级原则 ,加强同民间力量的合作 ,建立一整套促进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而较好地纠正了“市场失灵” ,使中小企业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始终是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中心问题。市场是迄今为止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应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政府纠正市场失灵则必须要顺应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替代市场,因为政府失灵的后果往往比市场失灵更具灾难性。  相似文献   
7.
去年9月,德国社民党同绿党在联邦议院选举中取胜,组成了以施罗德为首的社民党—绿党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获胜的关键正是在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因而,德国新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就格外引人注目。进入9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东部德国重建步履维艰。长期以来被人称道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似乎已走到尽头。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启动:一方面,11国的大市场用一个单一货币欧元连接了起来,这必将推动联盟内经济的增长,从而为联盟内最强大的德国的经…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经济组织取得成绩一方面来自于市场扩大带来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来自制度发展的“适应效率”。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可以被看做是复杂开放系统的演进。其中,利益偏好不同的行为者选择和执行不同的一体化策略,通过博弈产生一体化的制度。所谓经济宪法是指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和机构安排的总和。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实体,欧盟已经具备了在经济领域制宪的能力,但欧盟经济宪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其成员国的经济宪法,欧盟还不得不在辅助原则的基础上同其成员国分权。  相似文献   
9.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高投入,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制度,它不仅指产、官、学、研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反馈,还包括影响研究、探索以及学习过程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方面。德国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运作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的发展使工业与信息产业不断深度融合,德国敏锐地率先提出工业4.0计划,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推动了制造业的世界竞争。谁能率先实现,谁将引领世界!2015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10月29—30日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第八次访华,"创新"成为重要的议题。在默克尔访华前夕,中国国家工信部与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就中国与德国在"工业4.0"领域的相关合作达成协议。这表明德中两国将在高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