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从保留所有权买卖的功能和性质、客体和成立要件、效力等方面,对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保留所有权买卖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叶知年 《中国律师》2003,(10):33-34
违约责任乃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而归责原则就是基于一定的归责事由而确定违约责任成立的法律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之后,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违约责任采取严格责任归责原则。那么,我国违约责任是否承认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学者间有不同看法。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国违约责任到底采何种归责原则,学者间存在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亦是主流观点)主张为严格责任原则。第二种观点主张为过错责任原则。第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共同危险行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危险行为探讨叶知年传统民法将共同侵权行为分为三种形态:一是狭义的共同侵权行为,又称共同加害行为;二是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三是有教唆人、帮助人参加的侵权行为。其中,共同危险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由此发生损害赔偿纠纷者不乏其例。但我...  相似文献   
4.
民事上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诉审查范围与裁判范围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处分.我国应结合宣誓制度、惩罚机制、附属上诉制度、法院告知义务、二审发回重审的条件限制等相关制度建设,尽快确立民事上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5.
抵押登记期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担保法》对抵押登记的规定为抵押物登记,抵押登记的效力依抵押物的性质而采取了不同的规定,但没有规定抵押登记期间。而在抵押实践中,登记部门一般要求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明确抵押登记期间。这不但便于登记部门管理,而且有利于促使抵押权人注意自己的债权期限,及时行使抵押权,实现其债权。那么,应当如何界定此抵押登记期间的性质及效力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旨在求得对该问题的较深认识,期望对抵押的实际操作和立法的不断完善有所神益。~浦牌暨坛期间晚性质抵押登记期间为抵押登记的时间限制,其性质究竟如何?是抵…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我国现行食品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不足: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基数标准不合理,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单一限额不科学,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不合理。应从制定合理的惩罚性赔偿金计算标准、制定合理的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条件等方面完善我国食品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惩罚性赔偿条文修改为:"生产不安全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安全的食品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其所受损失三倍以内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7.
担保物权非讼程序的设立,使担保物权在其本身争议不大的情形下,通过非讼程序解决问题,可以在正义、效率、安全等法律价值之间取得最佳平衡。适用非讼程序实现担保物权,应注意把握好以下条件和程序:担保物权的实现条件,可通过非诉讼程序实现的担保物权的范围,申请主体,管辖法院,法院审查与处理。适用非讼程序实现担保物权,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协商是否通过非讼程序实现担保物权的前提,拍卖、变卖担保财产裁定的执行法院,当事人可否约定通过仲裁实现担保物权,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的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界定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前景。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 ;人民调解协议的生效、无效和被撤销应适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但也有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9.
论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防止自然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制度设计来修正发展平衡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形下,应当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这类权利人的受损利益进行补偿,以保证国家的生态治理过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潘运华  叶知年 《河北法学》2014,(11):158-164
我国《侵权责任法》从形式上看固然已经从传统债法体系中独立出来了,但《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与传统债法依然息息相关。学界中,既有学者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多元化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是对传统侵权法理论的突破,也有学者认为其只是对传统侵权法理论的扩张性解释而已。有鉴于此,从债的基本属性——即相对性和给付性入手,对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八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做一探讨,以期揭示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本质都可能为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