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受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也受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既与苏俄顾问有矛盾,又与共产国际代表有矛盾,但最终还是被迫服从苏俄顾问和共产国际,也就是服从莫斯科,并于1927年后成为莫斯科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2.
唐宝林 《各界》2011,(12):85-88
2011年6月21日,解放初期在原上海中共沪西区委书记吴亮平领导下的部分老同志举行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只有党性和政治性与科学性和学术性统一起来才能保持其研究结论的权威性。从这一原则出发 ,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问题、共产国际问题、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问题等等 ,都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史学界在陈独秀“二次革命论”问题上的争论,大致分为两个阵营:肯定或否定陈独秀有二次革命论的思想。肯定的一方认为,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思想形成于1923年,主要表现为:1.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作了错误分析,认为中国工人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因为“产业幼稚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但在数量上是很幼稚,而且在质量上也很幼稚,……所  相似文献   
5.
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于10月5日在广州联合举行中国革命史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宝林研究员。现摘要刊登,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6.
1921年、1922年,陈独秀两次被捕,此事引起了党中央的注意:需要加强保密和保卫工作。于是,党的工作机构进一步隐蔽化,特别是对陈独秀,决定让他单独隐蔽起来。其住址不告诉任何人,包括党中央和其家里人。平时陈独秀自己到党中央机关来办公.阅看和签发文件,他走后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这样,他就与高君曼和两个孩子——陈鹤年、陈子美隔离分居了。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曾和彭述之照过一张合影,但照片中谁是陈独秀,谁是彭述之?几十年来被许多报、刊和专著弄错,以讹传讹。1982年2月,中国学术出版社翻译出  相似文献   
8.
9.
日本青年学者绪形康专著《论危机——1926至1929年的中国革命》(以下简称《论危机》),虽然只选取了一小段中共党史作为研究对象,却较全面论述了中共成立73年来的两条路线斗争,企图为中共探索克服“左”右倾错误危机的经验教训。这是外国学者论中共党史少见的一部著作。它有以下特点: 一、历史现实的巧妙联系 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论危机》论历史,却在“序论”中开宗明义以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为其出发点,把讲话中的“警惕右,但是主要防止‘左’”的著名论断作为全书的中心思想。 作者认为邓小平的这个思想是对中共七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党史界有两种观点:(一)共产国际的路线是正确的,陈独秀违背了国际路线,推行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二)共产国际的路线是错误的,陈独秀只是执行了这条路线,国际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