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并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在长期古代社会发展中,它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它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礼,作为儒家人伦思想的外在表现,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诸多方面。文中试图通过对传统院落轴线在表达建筑及其环境要素的空间对位关系时所形成的位置、递进、并列、活变等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在传统礼制影响下,院落轴线所具有的人伦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一些城市正处在都市化的进程之中,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老街革命正每天在我们身边上演。这些处于"热发展"中的城市更新现状亟待我们去"冷思考"——这个城市自身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特色?本研究将试图针对武汉城区旧街老巷改造后期的文化生态现状及其所面临同质化、"原生气质"缺失、发展困惑等后文化生态问题。城市文脉真正的载体是人与人的生活,它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同时也是发展的,鲜活的。老街区在更新建设过程中,应保留原真的"根",重视人文的"魂",再现街区的"生"。  相似文献   
3.
以“礼”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等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晋 《理论月刊》2006,(6):93-94,121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方法丰富多彩,在这多样的表象之中,总会浮现出一些观念的影子,这些观念不但是创作的核心,也成为礼制影响下等级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中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在理性思维尚不发达的神化时代,"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习积演造就了楚人独特的内心视像。于是,"天"被理解为神的居所,灵魂的归宿。而"通天"也成为了楚人现实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目标,由此产生了许多楚地特有的崇拜仪式和艺术形式,并构成了楚域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艺术表征。试图通过对这些已发掘的楚艺术文献资料与器物进行分析,以期最终揭示那隐藏在楚艺术诙诡谲怪、神幻无羁的意象组合背后所张扬和表达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审判实践中有追索权保理合同法律性质的界定存在分歧,主要有债权让与说、间接给付说、债权让与担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66条将有追索权保理的法律性质认定为债权让与担保,法律性质的界定影响到保理人的权利行使.依据债权让与担保的理论,有追索权保理人对债权人行使追索权和向债务人主张应收账款债权并无顺序限制,可以一并起诉应收账款债权人和债务人,也可以单独提起诉讼.保理人的受偿范围为保理融资本金、利息、必要费用.为避免保理人重复受偿,可以由债务人偿还保理人应收账款本金和利息;应收账款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上述债务承担回购义务,将应收账款反转让给债权人.当事人可以对追索权的行使进行特别约定,由应收账款债权人对债务人履行应收账款债务承担一般保证或者连带责任保证.  相似文献   
6.
鄂南地处长江流经湖北而留下的一个椭圆型地带,其境内现存古桥梁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堪称荆楚一绝。为全面了解鄂南现有古桥的结构状况,在鄂南地域开展了针对古桥的建造时间、外观特征、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破损情况及维修情况等几方面的调查,同时对境内部分古桥的结构技术参数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古桥的现状等进行了总结,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针对性的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7.
夏晋 《理论月刊》2005,(9):145-146,189
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人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不断致力于符号学的研究与运用,分析环境形式产生和演变规律,探索环境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以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为调查研究对象,试图从民族院校艺术专业通识教育设置现状以及艺术专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两方面进行剖析,以了解当前民族院校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和现状问题,为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改善民族院校艺术专业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