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子君  姚合平 《求实》2006,(Z1):92-93
庭前准备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到开庭前,由案件承办人依法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庭前准备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行政诉讼法未作规定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因此,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行政诉讼庭前准备基本沿用了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模式,没有考虑到行政诉讼的具体特点。同时,由于具体操作法律的法官职权主义倾向严重,导致了秘密准备、封闭型书面准备的盛行,不能达到行政诉讼庭前准备程序设置的基本目的。在这种法律规定与实践规…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是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方式,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容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实行社会主义的和谐法治,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在传统理论中,其从属于行政机关,相应权利受到侵犯时也不享有司法救济的权利。这违背了法治的理念和原则。所以赋予公务员以行政诉权是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刑讯逼供是我国司法体制的一个痼疾,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真实的发现,损害了程序公正,而且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破坏了国家法治的基础。由于刑事诉讼法价值追求的变化,以及我国加入一些禁止刑讯逼供的国际公约,使我国遏制刑讯逼供具有紧迫性。而遏制刑讯逼供,要转变思想、价值观念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