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民调解是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方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进行的调解,它是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制定并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章可循,并取得了明确的法律地位。1989年,《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正式颁布施行。《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在独生子女政策施行以来出现的“少子化”趋势必将对城市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带来的为城市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在城就学问题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和契机。城市政府可以在应对“少子化”对教育冲击的框架下适当考虑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获取“双赢”的结果。这也是城市适应自身“少子化”趋势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大量人口迁移情况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将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的一种社会风尚、生活时尚,成为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种变革。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在于:培育志愿者的集体凝聚力,提升志愿者诉求的层次性,有助于志愿者形成在对话基础上的道德共识,有助于志愿者在生活情境中内化道德要求。志愿服务对加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机制;注重潜移默化,积极构建德育的内化机制;推进实践体验,积极构建德育与生活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