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1.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被害人针对某些犯罪既遂但残存法益侵害状态的情形实施自救进行维权的行为,往往被作为正当防卫处理;相反,严格来说是自救行为但造成一定损害结果的行为,却被视为刑事犯罪,自救人被定罪量刑.此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显然反映出司法的不公正.在现有立法语境下,较之于自救行为的法定化而言,出台扭送行为的相关明细性司法解释,不失为解决不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自救行为之合法性的一条更为合理和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牵连犯是指犯一罪,而其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构成牵连犯要求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本文对于牵连关系的性质,牵连犯中可否仅有一行为,牵连犯中的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态等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4.
作为完整诉权之量刑建议制度的引入,目的是帮助法官合理量刑并督促其判罚说理。虽然自我国全面试行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经验的匮乏,其在我国几近"单存一造当事人"的地位,将其公诉犯罪偏重重刑的角色演绎到了极致。加上量刑规则和量刑建议制度的不甚完备,导致我国量刑建议的混乱和流于形式。理清问题,法检共建量刑规则,完善量刑建议的保障举措,对于在我国真正发挥量刑建议制度的价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司法体制改革视域下检察官助理制度刍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检察官助理制度改革渐入瓶颈,暴露出检察辅助人员分类管理的界限不明、员额检察官与检察官助理职权责任划分不清、检察官助理培养机制不当、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立法疏漏导致管理制度混乱,获得感缺失引发消极情绪,职业规划不明削弱激励效应。应细化工作权责划分,落实公正待遇;厘清检察辅助人员结构,奠基分向培养;完善检察官助理分级制度,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完善检察官助理独立考核机制,发挥制度优势,以构建合理的检察官助理制度,促进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诉人建议量刑的效能不言自明,但行使建议权力的难度却超乎人们的预想。在传统司法裁量领域,因法官的漠视、排斥,加上检察机关自身无量刑经验支持,公诉人缺乏有效楔入量刑活动的足够信心和耐性。建议量刑导致判罚难点前移到起诉阶段和在个案诉讼中面临舆论压力,公诉人更有可能退避自保,需要法律与政策明确量刑建议权力不可放弃;公诉人因追诉犯罪可能偏好重刑,对此,控辩审三方的良性互动可有效抑制这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7.
量刑权属于德沃金言下的弱自由裁量权,具有实现个案事实与刑法规范无缝对接、彰显社会正义与保障人权的价值。量刑虽是一项具有浓郁能动司法色彩的活动,但量刑权的行使却不能简单地基于正当、合理的名义。而是首先应遵循一套实体规则,这个实体规则以责任刑法为价值基础,背靠法律人经验,思维步骤符合认知规律且历经实践检验;同时为确保实体规则得以一体遵循,还须设置和运行量刑程序,最终促使法官判罚说理,提高司法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8.
9.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针对恐怖犯罪活动猖獗的新形势规定的新罪名。2009年新疆"针刺事件"发生后,利用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来制造社会恐怖的犯罪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中如何定罪,仍有争议。本文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以期为司法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