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文广 《法制博览》2010,(17):74-75
毛泽东对王震说的争取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胡景铎率部起义的事,是由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一手操办的。1946年4月,蒋介石还没有撕毁和谈协议,毛泽东就把任务交给了习仲勋,要他去北面做一些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
自独立战争起,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历次战事中都十分重视和善于利用媒体力量展开舆论宣传。美国战时的舆论宣传启示我们:要将战时舆论宣传纳入整个作战计划的范畴统筹考虑;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媒体力量为战时舆论宣传服务;要加强对有关战时舆论宣传的基础理论和战略战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蒋经国的推动下,1987年7月台湾当局开启了以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和民众赴大陆探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革新",它被认为是拉开了台湾政治转型的序幕。蒋经国力主推动这样的政治改革,原因有:台湾党外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带来的挑战、大陆调整对台政策构成的影响、周边专制国家迈出民主改革步伐带来的压力、"江南命案"形成的冲击以及蒋经国个人具有西方民主观念与民主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文广 《党史文苑》2009,(8):40-41,4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了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一系列宝贵经验,确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防建设,走出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炎黄以降,中国历代军事战略思想深受中华民族和为贵、安土重迁、华夏一家等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呈现出慎战、注重防御、追求中华一统的鲜明特征.慎战反映中国对战争的基本态度,追求统一是中国军事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注重防御是慎战的重要表现和维护统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了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一系列宝贵经验,确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防建设,走出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伤寒杂病论》中运用甘遂的方剂的配伍特点、剂量异同与煎服方法,深入剖析仲景应用甘遂的规律,以期为甘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实行政治建军。党的政治建军受到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启发,是土地革命战争实践的要求。通过构建全新的"三位一体"政治建军模型,即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军队党的各级组织和开展有力的政治训练,中国共产党理顺了军事与政治、军队与人民、军人与信仰的关系,解决了军队听谁指挥、为谁打仗、为何打仗这三个建军根本问题,实现了中国建军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战争出现一种新的作战样式——政治性作战。它是以实现“软杀伤”为主要目标,将各种资源与手段综合运用的一种作战样式。迄今为止,美军是全球唯一一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过完整政治性作战的军队,它凭借信息技术优势,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资源和造势、威慑、诱降、离闽、瓦解、制裁等多种手段对敌展开综合进攻,收到了极大的“软杀伤”效果。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性作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研究,知己知彼,寻找对策,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就我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这些思想和观点对加强人民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