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当前,解读中国实践、中国制度,既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也是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活力、有效率,其生长的基本逻辑就在于:从基本理念上看,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变与不变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从制度资源上看,把扎根中国社会土壤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统一起来,在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从制度主体上看,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在民主与民生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从资源配置机制上看,把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调节作用统一起来,在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中保持制度活力。  相似文献   
2.
3.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时国际学术界"晚年马克思"研究热的理论反映,基于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视,我国学术界对"跨越"设想开展了20年的研究,取得了丰项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跨越"设想的提出动因、历史地位等重要问题上,学术界仍然是见仁见智.因此,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关研究,以减少分歧、达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学界在"灌输论"的首倡者、精神实质、当代价值、 "灌输"是否具有强制性、西方德育界对"灌输"的态度等问题上看法不一,存在诸多争论.对待这些问题及相关争论.必须逐一细致地予以分析,坚持历史方法与辩证方法、文献研究与现实关注、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努力做到"四个分清".  相似文献   
5.
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它究竟有什么用?这实际上提出了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十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十分关注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和俄国革命问题,提出了俄国社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必经过资本主义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至今,这一设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这一设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现将近十年来对这一问题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马克思研究俄国问题并提出“跨越”设想的动因马克思晚年把关注的重点从西方移到东方,离开《资本论》的写作而转向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究其原因,理论界意见不一。第一,“担心论”。这种观点认为,俄国沙…  相似文献   
7.
在农民国度,工人阶级政党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农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艰巨性和主要措施的论述,构成了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系统的思想.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当前有效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文化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一个高难度的历史性课题。斯大林在此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既有不可抹煞的重要贡献,也有重大的失误。他在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意义、主客体关系、原则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讨,有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我们反思并引以为戒之处。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与科学技术孙来斌敖带芽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在这一个半世纪中,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时仅仅是诸多社会主义学派中的一个流派,到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思想,从“欧洲上空的一个怪影”到掀起世界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批...  相似文献   
10.
张金根同志发表在《求索》杂志1997年第6期《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吗?》一文(以下简称张文,本文引言未标注者均引自该文),针对“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的提法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令人深受启发。精神文明不是物质生产力,这是张文中的重要基本观点,对此笔者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