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人将“Ethnography”翻译为民族志,主要是因为这种写作文本与中国古代文本中的志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民族志与西方民族志相比,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和走出去三个阶段,目前走在继续积累资料、国内外比较分析、理论与问题结合的路上。民族志文本的中国价值表现在五个方面:基层视野不可或缺|通过文本记录中国基层各族民众生活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并保护传承下去|反映中国当代基层各族民众生活的困难及困难中隐藏的问题|比较分析国内、国外民族志个案和理论观点,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将对策不断提升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保税区向FTZ转型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君 《法学论坛》2006,21(4):57-63
在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保税区正在尝试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我国还缺少在自由贸易区方面的立法。尽管现有的《海关法》中出现了保税区的名称,但是国家立法对于保税区尚没有给出准确的法律定位。国家应该在转型之前,加快我国的自由贸易区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孙秀君 《前沿》2006,(8):181-183
民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分类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分类的现状出发,寻找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并从民族经济学的创设初衷、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和学科关系五个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民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应归类于经济学,并提出了边缘性学科的学科性质确定依据和学科分类的划分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法律。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受着宗教、道德、理论与意识形态的综合影响。由于在效率观上存在的误区,当代中国的行政法制发展受到阻滞。由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行政法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行政法制建设的病灶所在,反思制度设计的弊端与法律实践的问题,重塑法制系统的研究范式,更新效率观,并最终以此推动行政法学步入哲学思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英文歌曲的赏析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有吸引力的英文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中,听力教学方面教学手法较为单一,学生在进行听力理解时存在着反应迟缓、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听力的学习兴趣不高,听力成绩较低。为此,笔者在文章中就英文歌曲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加以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的提出,为中国的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法制研究工作者们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从小康社会的经济点着眼,对小康社会的法治状态,特别是自然法则的存在和公法的重新归置方面应进行积极地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