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宋炉安张越《行政处罚法》为中国法制建设所作的最伟大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权力运作程序——听证程序。尽管其适用范围还很有限,但它实现了行政处罚中调查追诉与裁决职能的相对分离,采用抗辩式程序甚至把律师请进来强化了当事人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教养应予废除宋炉安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自1957年8月《国务院关干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以来,在教育改造违法分子,维护生产秩序、社会秩序以及进一步查明有关违法分子的犯罪事实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近四十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人事行政法规对公务员的纪律处分问题也有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是很不完善的,或者是不能适应新时期公务员管理需要,应该修改的。因而对如何建立我国公务员纪律处分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诉讼结构,是指由解决行政纠纷这一诉讼目的所决定的并由主要诉讼程序所体现的原告、被告、裁判者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当今世界各国诉讼结构的基本类型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前者以法国为代表,后者以英美等大陆法系国家为代表。就行政诉讼结构而言,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主要区别是:第一,谁是程序运行的领导者。在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中,诉讼的进行由当事人领导,当事人负责调查证据,双方律师交叉盘问对方当事人和证人以查明事实和证据材料,法官不积极参加讯问,法官的作用相当于双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公正仲裁人。职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行政判决的执行主体是指有权对拒不履行行政判决的当事人采取执行措施,以保证判决得以履行的国家机关。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判决的执行主体不仅包括人民法院,而且包括行政机关。但行政机关要想名符其实地成为判决执行主体,我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只有在原告根据判决负有义务而拒不履行的情况下才能对原告(行政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198 9年行政诉讼法是在我国几乎没有行政诉讼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诞生的 ,它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还比较原则、笼统。新的司法解释总结了十余年行政诉讼实践经验 ,对证据制度作了一些重要补充规定 ,这些规定必然会有力地推动诉讼实践的发展。一、在行政诉讼中 ,被告在任何情况下都承担举证责任吗 ?原告是否以及应对哪些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实施十年来 ,“行政诉讼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成了时髦说法 ,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行政诉讼法第 3 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同时 ,第 41条还规定了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应有“事…  相似文献   
7.
法律发现的实证分析——以我国行政诉讼为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的发现主要指法官用来发现解决个案纠纷的法律规则而使用的法律方法。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法律发现进行研究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发现的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成文法观念下,实际上存在着广泛的法官具有创造性的发现法律的活动。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中法律发现实践的价值分析,又可发现,法律的发现实践不仅弥补了法律的空缺,深刻地反映了法律到底应该是什么,而且维护了行政的活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在正视法律发现的正当性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改革现行司法制度,促进法律发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人民法院相继建立了行政审判庭,并开始工作。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这就明确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应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但是,在行政审判实践中,产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作为被告的一些行政机关拒绝出庭应诉,有的甚至拒绝提供案件的有关证据。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6条和第112条的规定,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对  相似文献   
9.
司法最终权——行政诉讼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有行政诉讼制度在中国的诞生,就不会有近几年关于“司法最终权”的提法。但行政诉讼也似乎只是给了人们一些现象上的提示,我国立法对司法最终权既没有明确肯定,也没能力完全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这应该是一个宪法或宪政中的问题。也许,更重要的还不是立法的态度,而是司法最终权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如果理论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国法制建设中的某些方向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司法最终权的意义尽管我国已经有人尝试着谈论中国的“司法最终权”,但这个概念既不是我国的特产,也不首先产自中国。最先提出并肯定司法最终权的是西…  相似文献   
10.
行政程序价值论──兼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程序及其价值内含一般认为,行政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方式、方法、步骤、顺序和时限。①它与立法程序、司法程序在本质特征上有相同的一面,但人类政治制度史表明,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在制度化的发展轨迹上又有明显的不同。自古以来,司法程序或诉讼程序都被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