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种城市定位,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城市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成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了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按照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成都为中心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在探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成都发展入境旅游的有利条件和瓶颈制约,提出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路径选择,要从理念转变、品牌打造、产业转型、市场开拓、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党群部门工作复杂多样且差异性较大,不便于进行标准化的量化评估。为了激发党群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成都市将特色创新工作纳入了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文章总结了成都市开展特色创新目标工作的经验成效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清晰界定特色创新目标工作的边界,进一步优化目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尹宏 《党建文汇》2002,(4):32-32
“纳米”现在成了最时尚的高科技名词。从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到纳米丝绸,再到纳米水、纳米油……似乎一切产品加上“纳米”二字就是高科技,就代表潮流。于是有人愿为一台“纳米空调”的“纳米”二字多花上四五百块钱,也有人要用天价买下“纳米水”专利……  相似文献   
4.
璧山作为重庆西部的桥头堡,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应该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探寻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的对策措施。一、璧山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一)二、三产业比重大,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8亿元,人均GDP(常住人口)达14765元,辖区内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59.2:30.8,其中二、三产业占  相似文献   
5.
尹宏 《先锋》2023,(11):38-3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趋势,为城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旅经济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急先锋和引领者。当前,成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数字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机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旅产业规模和效率,推动文旅产业模式和业态变革,拓展文旅产品的营销渠道,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期,扩大文化消费,是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文化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文化产品供给主导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快速成长及成熟期,文化消费需求刺激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文化消费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质量提升,文化消费方式诱发文化产业业态新生,文化消费主导文化产品供给。作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的成都,以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既是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例证,又是文化消费政策驱动、文化民生服务驱动、大众消费升级驱动、文化科技融合驱动四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尹宏 《先锋》2023,(2):65-66
<正>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智造引领建设制造强市。标准化服务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的技术支撑,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链升级、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全力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迫切需要扩大标准化服务供给,筑牢制造业建圈强链的质量基础。  相似文献   
8.
尹宏 《先锋》2022,(12):62-6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当前,成都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文创名城,必须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趋势,以建圈强链增强文创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