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实际案例,总结损伤(死亡)方式的推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对离婚案件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作出了详细,具体的司法解释。其中第1条规定:“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这一司法解释虽然针对的是夫妻约定财产在离婚时处理的原则,但其内涵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分别在《关于小说侵害名誉权的几个问题》和《谈撰写发表历史小说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承担》这两篇文章中,概要地涉及到了侵权小说编辑出版者的民事责任问题,简要地说明了我们对该问题的基本看法。经过仔细地讨论,感到对此还有深入探讨、研究的必要,遂撰此文,试图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出发,用比较法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杨立新,尹艳一、信用的法律涵义信用这一概念,古已有之,包含信任使用和得到信任这二义。现代汉语使用信任,常用义为二:一是以诚信任用人,信任使用,二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除此之外,信用还包括经济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尹艳 《法制与社会》2010,(21):125-126
本文立足于侦查讯问的立法现状,阐明侦查讯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侦查讯问立法的初步构想。文中指出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规范公安部门的侦查讯问活动,不仅使侦查讯问活动在理论上找到合法依据,而且为更好地保障讯问对象的合法权益,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完善侦查讯问的立法体制对维护司法权威,保证司法公正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合法权利的保障与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论国有公共设施设置及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国有公共设施设置及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杨立新,尹艳一国有公共设施因设置和管理欠缺,致他人以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为国家赔偿责任,抑或为一般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为国家赔偿法调整,抑或为民法的侵权法所调整?目前国内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1990)民他字第28号复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90)沪高民他字第4号关于“上海科技报社和陈贯一与朱虹侵害肖像权上诉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认为:上海科技报社、陈贯一未经朱虹同意,在上海科技报载文介绍陈贯一对“重症肌无力症”的治疗经验时,使用了朱虹患病时和治愈后的两幅照片,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医疗经验,对社会是有益的,且该行为并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尚构不成侵害肖像权。因此,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即该案由二审人民法  相似文献   
8.
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般人格权,在我国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这与我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的迫切要求,颇不相宜。对此,作者拟对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功能、内容及其民法保护.提出以F探讨意见。一、一般人格权的历史发展一般人t引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一般人格权概念产生之前,古代习惯法和古代成文法早期的法律承认某些具体人格权,但没有一般人格权的概念,也没有类似于一般人格权的概念。一般人治权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有些学者认为.一般人治权概念产生于1907年的《瑞士民…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参与民主生活”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二框。本框承接上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基础上,认识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是实现其民主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途径。本框包含两目内容,第一目“行使民主权利”分析了公民参与的含义和意义,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实践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尹艳 《法学研究》1993,(3):86-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30日正式公布施行的这一司法解释,确立了我国执行程序上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