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陕北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贯彻中央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是困扰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国有股不仅要减,而且还要快。按流通股股东配售是最简单、也是最稳妥的方法,它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了企业内部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利益互动和组织系统的协调。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我国在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安排上,贯彻以人为本,切实保护投资者、职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崔满明 《理论导刊》2007,(11):68-7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范畴的"和谐社会"理想,可谓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但是,由于这种理想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始终没有转化为现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第八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社会安全和稳定机制。它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对其提供一定的物质救助和补贴,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调节,缓解和诊治,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  相似文献   
6.
崔满明 《理论学刊》2006,(10):51-53
金融存在决定金融意识,金融意识反作用于金融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金融意识的强弱对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意识。因此,需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意识的普遍培育,确保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手段保护农民的利益,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超强度二元结构的社会现实,在很大程度下是国家强力推进工业化的结果。因此,必须以国家手段推动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的城乡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自1982年以来,普遍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几年来,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宝鸡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这主要表现在对“双田制”和“三田制”的试行上.(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它本身的缺陷,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党的建设的核心是如何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根本宗旨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途径真正落在实处。为此,必须进一步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加强党内和党外、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多重监督,将党的领导切切实实置于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与各社会团体的共同监督制约之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