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政府已明确西部生态保护在西部开发战略中的首要位置,西部生态建设必须以生态法治为根本保障,西部生态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的整个法律活动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基本法律原则?本文旨在对西部生态法的基本法律原则予以探讨,以期对西部生态法治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资源物权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物权作为重要的财产权 ,要求自然资源法应以传统物权法为理论基础 ,根据自然资源所特有的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 ,构建我国的资源物权制度。本文从资源物权制度的体系化设计、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源物权的变动、不动产资源物权的登记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对我国现行资源物权制度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并在传统物权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现代社会谋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模式。它所追求的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文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和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生态价值现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大规模城市投资建设和大规模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人文生态建设。进步的、科学的人文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引导力量。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化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合理地对待国家法与民间法这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差别。甘南藏族聚居区部落习惯法中的调解人——"斯哇"在藏族社会变迁中的调解实践为解决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紧张与冲突提供了经验:一方面,国家法应当从尊重地方性知识出发,为寻求互动作出认知民间法知识体系的努力;另一方面,民间法也应当积极自我扬弃,自觉挖掘其间所蕴藏的,既符合国家及民族发展实际又具有沟通两种知识体系的力量的"现代性",以寻求与国家法的沟通与衔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政府行政公开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的转折性意义,并结合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探讨了我国建立行政公开制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即行政公开制度应当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已加入WTO,建立行政公开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