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价值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采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解决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害,但是由于立法的疏漏,该制度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若干无法解决的冲突和难题,并对这一制度的存在价值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借鉴其他国家相关制度和做法,因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损害赔偿原则上应当民事、刑事诉讼分别进行,只有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允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在各类交通事故中,因“并线”造成车辆碰撞、刮蹭的,按“并线让直行”原则,“并线”车应负全责,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并线”司机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司法实践的困惑。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与本刊结合典型案例,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对“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后,依据责任认定书索要赔偿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英美法系将起诉便宜主义作为其起诉的基本立场 ,检察官对案件享有广泛的起诉裁量权 ;长期以来奉行起诉法定主义的大陆法系也开始赋予检察官一定的裁量权 ,我国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就是其中一例。研究台湾缓起诉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学术的探讨 ,更重要的是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