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安院校教材建设与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如何从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找到目前公安院校教材工作的症结,提出改进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提高公安教育质量、实现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目标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野下警察权配置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权作为公共权力的一种,本源于人民,应服务于人民。然而,警察权自身的侵略性、扩张性又使它成为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权力。为此,有必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从法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角度,对我国警察权重新予以科学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人们对传统对立式司法的批判与反思,强调控辩双方通过接触和协商来解决刑事争议的协商性司法逐渐兴起并很快风靡全球。作为协商性司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刑事调解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调解传统的社会里有着十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而刑事调解制度的成功构建,对于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存在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与理论基础之上,刑事调解制度也不例外。研究刑事调解制度构建的文化与理论基础,可以为刑事调解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制度设计上的参考;而刑事调解制度的成功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刑事司法的人性化,更好地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立符合司法公正要求的现代警察证人制度,既涉及诉讼理论和司法理念的问题,又涉及司法体制和实际操作的问题。只有改变落后的诉讼观念,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才能真正解决我国警察作证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宪政视野下的中国警察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国权 《政法学刊》2009,26(3):102-107
随着国内外法治环境的变幻,中国的警察法治建设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变革的契机。从宪政的视域出发,通过系统分析中国警察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双重困境”,以此提出中国警察法治建设的应对之策,包括改革警察管理体制、设立警察权配置和行使的基本原则、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控制警察权、完善监督机制以及落实警察责任。  相似文献   
7.
庞国权  陈嵩 《公安教育》2014,(6):F0002-F0002
<正>2014年5月13日上午,公安部在京举行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团赴新疆送教出发仪式,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李伟授旗并讲话。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夏崇源主持仪式。教官团于2014年5月14日出发,赴新疆反恐维稳一线开展送教活动。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恐维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公安部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近日专门组织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教官团,赴新疆反恐维稳一线送教上门,着力提升一线民警反恐处突能力,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  相似文献   
8.
刑罚的目的是刑罚理论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不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刑罚目的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刑罚目的存在争议的分析 ,在传统学说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刑罚的目的应当是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刑事证据形式划分是刑事证据立法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形式划分进行检讨并进行合理的重构,不但有利于证明主体正确运用证据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而且有助于法官正确地对刑事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和采信,从而实现司法公正。建议重构刑事证据形式划分体系,将证据形式划分为物证、书证和人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