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新时期的剥削概念和剥削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着重介绍、分析和评述了当代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持有的理论和观点,以期能够对现阶段的阶级、阶级结构、阶级意识,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现实和种类繁多的剥削现象、剥削形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剥削概念形成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尽管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开始就主张:"人民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象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认为真正的法律都具有某种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的性质,以致2000多年来,凡是沿袭这一法制传统的国家和人们,通常都对法的威严及其神圣性既敬畏又赋予厚望,相信一个国家或民族只要加强法治,就可以除恶务本、根治腐败、河清海晏,很少去反思法的深层结构与本身的真理性和客观性。然而一经将这种对于法律的朴素感情和信赖心绪自觉地付诸社会实践,便会发现即便是最圣洁的法典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法经常不是体现公众意志的戒律或治乱兴亡、祛蠹除奸的神丹圣药,更不是由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演变而成的有意识的国家律令。法不仅有善恶之分,就是善法也常常被权势者肆无忌惮地践踏。  相似文献   
3.
张之沧 《唯实》2003,(11):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既需要发展经济 ,更需要文明建设 ,包括精心呵护生命 ,培养审美情趣 ,祛除社会陋习 ,建立审美模式 ,塑造文明人格 ,实现完美人性。美不是个别 ,而是整体。尤其是生态美 ,应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 ,以及生命与环境美的统一。美不是有闲人掌中的玩物 ,而是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不论是觉识美、欣赏美还是创造美、保护美 ,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劳作。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人类固有的权利.实现自由从来都是人类的理想.正因为自由是一种普遍精神,内在地具有自主性、客观性、能动性、选择性、历史性,以及自发地从事认识、实践和发明创造的性质,具有社会道德和多元价值的含义,因此马克思终生酷爱自由,憎恨剥夺人民群众自由权利的行为,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以使人类获得真正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5.
张之沧 《唯实》2004,(10):4-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主张建立合人性的社会,主张彻底的人道主义。它们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改善人类生存的社会关系,推翻一切不合理制度,根除极权主义,批判绝对一体化;抬高人的自由,突出人的尊严和权利,提倡个性解放;使人真正获得主体性地位,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初黑格尔完成哲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后,人类自由驰聘的理智便开始向三个方向演变,即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但进入20世纪后,这三大哲学就日益从分化趋向综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认,都体现了三个哲学的融合。事实上,无论是眼下哲学的发展趋向、面对的研究对象、追求的实践目标、所处的知识背景,还是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的激励挑战,都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携手共建。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实用主义,在许多方面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的探索和实验的方法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反对绝对主义,主张相对主义、工具主义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真理观,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的社会历史观,自觉参与政治决策的民主观,反对消极自由,弘扬人性、共同创造条件、承诺群体行为、加入集体智慧、分享共同目的、实现突出个性并能够从中获得真正快乐的积极自由,都仍然对现实、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之沧 《求实》2004,1(3):17-20
分析派马克思主义从“微观基础”入手 ,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了精细分析 ;承认历史是一个客观过程 ;但又指出不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仅限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 ,而要努力将其逻辑化、规范化、模式化。他们认可马克思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概念 ;同时针对新时期的“阶级构成要素”、“新阶级结构”等问题 ,提出一种革命性的阶级划分理论 ;并相信存在一种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对认知能力的探索、研究、测试、训练和保养也是聚焦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没有认识到我、自我或主体等能指、主词或概念所指谓的就是我的身体。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尝试性的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能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发明创造活动、以及诸如此类的身体智能、身体思维等要素和属性,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成就事业、创造历史、完善人性的根本。人们只有把人的本质性存在身体放在一切认知和社会实践的最高位置,才更加有利于推动人的智力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史证明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都取决于方法创新和思维革命。从原子论、整体论、归纳演绎论、分析综合论、直觉论、否证论、一直到各种非理性主义,人类的思维和方法经历了一系列的飞跃与革命。方法创新和思维革命打破了科技活动中那些僵死陈旧的研究传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繁荣。今天,人类要想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就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特别关注普遍流行的各种非理性方法和后现代思维。其中,特别需要抬高直觉创造,提升科幻神话,倡扬发散式思维,普及科学虚构和赛博虚构,以提升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