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台湾省市长选举看民众对统独心态──学习江总书记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的一点联想张亦民春节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台湾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一次政策性宣示。联系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结合去年12月台湾举行三个省市选举结...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重新认识和评价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是非功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历史上,曾有两个地域性群体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绍兴师爷——“无绍不成衙”,宁波帮——“无宁不成市”,而今的“温州帮”则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3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一条条、一座座“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城”的崛起,构筑了温州人遍布全国并通向世界的商业网络,成为温州帮的有形载体和鲜明特征。“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影响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先后在上海、北京、长沙、成都、武汉等地  相似文献   
5.
从台湾“立委”选举看国民党的危机张亦民台湾的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已于1995年12月2日揭晓。这次选举打破了国民党历来占有绝对优势和一党独尊的局面,在164个席位中仅勉强维持了最低目标过半数的85席,得票率仅45.4%,是历史上最低的一次。这次“立...  相似文献   
6.
试论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张亦民,赵向前1993年8月10日,国民党内部派系“新国民党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党”。这是国民党成立近百年来已有过的多次分裂中的又一次公开分裂。新党的政治主张是:既反对国民党主流派的金权政治和国家统一政策,也反...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和研究民主党派史是非常必要的。民主党派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还仅仅是开始,对它的分期问题,史学界也没有开展过讨论。笔者最近看了两本《中国民主党派史》,一本是杭州大学邱钱牧同志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是南京大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苏浙军区是抗日战争后期在华中抗日根据地扩建发展起来的若干军区之一。苏浙军区从建立到撤销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在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抗战后期的南下战略与日寇投降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转变中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本文特就此试以论之,望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对毛泽东晚年的战略思考及其错误的探讨张亦民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已由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科学的、也是权威的历史决议,是认识毛泽东的根本依据。但是决议是一回事,而人们如何理解和接受又是一回事。如多年来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认识,就很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笔者...  相似文献   
10.
“温州帮”,过去对温州从商人员还没有这样的说法.然而,温州从改革开放以来,已有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有3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形成了遍布全国并通向世界的商业网络.不仅在全国各地出现一条条“温州街”、一个个“温州村”、一座座“温州城”,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也相继出现了温州人的聚居区.欧洲是海外温州帮的大本营,仅法国就有10万之众,并在巴黎三区营造了著名的“温州街”.在南北美洲的近十万温州人已在美国纽约形成温州人为主体的三条“温州街”;在巴西开设的“中华商城”,实际上是温州帮投资创办的“温州城”.这些“街”“村”“城”在海内外的出现,表明了当今的“温州帮”正从国内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